汪曾祺在线阅读 汪曾祺受戒

汪曾祺的散文化特点 --《受戒》汪曾祺的小说在结构上, 具有较强的散文特征  , 结构零散 , 注重对人情的描摹、淡化情节 。它不似小说 , 但又保存小说的特征 ,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在《受戒》这篇文章中 , 主要描写了主人公一个叫明海的小和尚与船家的女儿小英子的爱情故事 。在本文中 , 开头简单地叙述“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没有更多的故事情节来描述他出家的情形 , 下一段直接跳转到介绍庵赵庄 。在介绍庵赵庄时 , 汪曾祺也是 只介绍了庵赵庄名字的由来 , 没有用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叙述庵赵庄 。这些都是汪曾祺的这部小说《受戒》故事情节淡化的表现 。
《受戒》里着重描写围绕着明海 , 小英子 , 以及明海师兄们的风土人情 。最典型的当属明海的舅舅这个人物 , 形象生动 , 有趣 。随着汪曾祺的笔墨走 , 在你眼前 , 仿佛浮现出一个时而埋头伏案 , 时而跳着吟唱 , 时而趟胸露乳多样化的他 。在汪曾祺的笔下 , 有食色 , 有男女 , 有民风 , 有民俗 , 语言生动活泼 , 以及对民间文化的天然亲和 , 这都让我们对《受戒》的风土人情倍感亲切 。
说到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故事情节淡化的表现和对人情的重点描摹 ,  《受戒》的最大特色便是“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化特征。它并不像小说那般在介绍完庵赵庄的名字由来时 , 用空间和时间顺序来描写庵赵庄的环境 , 以及与庵赵庄有关的人和事 。反而直接叙述明海家的情况 , 把庵赵庄的环境放到明海在去当和尚的水路的后面 。就像是看到海市蜃楼 , 正当欣赏着它的美时 , 忽而不见 , 让人感到失落 , 等在另一处看到真景时 , 让你心喜的同时又感到震惊 。文中类似的这样的结构还有很多 , 从这些就可以看出《受戒》的结构零散 , 但却又不失违和感 , 这便是散文的魅力 。
汪曾祺在《受戒》这里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写作心态 。他苦心经营的不是结构的严谨,恰恰是结构的“随便” 。
点评:汪曾祺小说创作秉承的创作观念是:“我追求的不是深刻 , 是和谐 。”这篇文章直接抓出“散文化指什么”这样的要点 , 表述很清晰 , 没有含混 。
汪曾祺的受诫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 , 江苏高邮人 , 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 , 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 散文集《蒲桥集》 , 大部分作品 , 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受戒》是一篇饱含诗情的小说 , 表现的是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
小说描写的内容包括和尚们的宗教生活和民间的世俗生活两部分 。和尚们的宗教生活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或者说世俗性的 。聪明漂亮的主人公明海在家叫小明子 , 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 。他的家乡出和尚 。当和尚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谋生的职业 , 因为当和尚有很多好处 , 可以吃现成饭 , 可以攒钱 , 将来还可以还俗娶亲 。不仅出家的目的是世俗的 , 寺庙里的生活方式也如此 , 充满了尘世的气氛 。荸荠庵的小和尚过着很清闲的日子 , 连早课、晚课也不做 , 只是敲几声磐 , 然后挑水、喂猪 。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和尚中 , 大概只有一个老和尚最守规矩 , 他是吃斋的 , 但过年时也破戒 。明子的舅舅仁山是“当家的” , 掌管寺庙里里外外的俗务 。二师父仁海是有老婆的 , 夫妻俩在庙里过起了逍遥自在的小日子 。三师父精明能干 , 风流倜傥 , 能玩牌 , 会“飞铙” , 还长于唱山歌小调 。这个庙里无所谓清规 , 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人提起 。他们吃肉不瞒人 , 年下也杀猪 。他们也举行宗教仪式 , 可那欢快的场面更像是人生的舞蹈 。有时 , “一场大焰口过后 , 也像一个好戏班子过后一样 , 会有一个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 , ——跟和尚跑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