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草汤伤寒论原文 茯苓甘草汤( 四 )


近人经验可治疗急、慢性肾炎及各种内分泌性浮肿 。
⑤麻黄汤去桂枝 , 名三拗汤 , 治疗风寒咳嗽及喘息 。
⑥麻黄汤加白术 , 名麻黄加术汤 , 治疗各种风湿疼痛 。
⑦麻黄汤去桂枝、姜枣加薏苡仁 , 名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 , 治疗风湿一身尽疼 , 发热 , 日普所剧者 。
⑧麻黄附子细辛汤 , 乃阳虚感寒之主方 , 可治头痛 , 发热恶寒 , 无汗 , 脉沉细 。
近人认为此方对一切病毒性上感均有较好的疗效 , 尤其适合于体质素虚、血压偏低的上感 , 另外对病窦综合征亦有一定疗效 。
⑨上方去细辛 , 加甘草 , 名麻黄附子甘草汤 , 作用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同 , 但解表寒之力较弱 。
1.桂枝汤类方:
桂枝汤号称“群方之冠” , 方出《伤寒论》 , 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组成 , 主治头痛 , 发热恶寒 , 有汗 , 脉浮紧 , 此为风寒表虚证 , 即现代之伤风感冒类 。此方之主要运用不在治疗伤风感冒 , 而在通过加减化裁 , 治疗一系列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的诸多内伤病证 。
①此方加厚朴、杏仁 , 名桂枝加厚朴杏子让 , 治风寒喘息 。
②此方加葛根 , 名葛根汤 , 治分喊表虚兼项背强几几 。
③此方去芍药 , 名桂枝去芍药汤 , 治表虚兼脉促而胸满者 。
④此方加附子 , 名桂枝附子汤 , 治四肢微急 , 难以屈伸者 。
另外 , 还有三组方药在临床上使用范围较大 , 疗效亦确切 , 通常将其视为桂枝汤类方 。
①苓桂术甘汤类方
a.(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心下逆满 , 气上冲心 , 起即头眩 , 身为振振摇 , 此为脾虚痰饮证 。
现代医学观点看 , 此证可能包括心脏病、心衰、胃肠功能紊乱等 。
b.此方去桂枝加干姜 , 名肾着汤 , 治寒湿所伤 , 腰部冷痛 。
c.此方白术 , 加大枣 , 名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 治脐下悸 , 欲作奔豚 。
d.此方去白术加黄芪 , 防己 , 名防己茯苓汤 , 治皮水 , 四肢肿 , 水在皮肤中 , 四肢聂聂动者 。
e.此方去白术加生姜 , 名茯苓甘草汤 , 治伤寒 , 汗出不渴 。
②五苓散类方
a.五苓散:由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等药组成 , 主治外感风寒、内聚水湿之证 。主要临床用来治疗头痛 , 发热恶寒 , 小便不利 , 水肿身重等 。
以现代医学观点来看 , 此方可适用于所有浮肿患者 , 包括心性浮肿、肝性浮肿、肾性浮肿等 。
b.此方去桂枝 , 名四苓散 , 主治水肿 , 又治内伤饮食 , 小便涩痛 , 点滴难出 , 少腹作胀 。
c.此方加茵陈 , 名茵陈五苓散 , 治湿热黄疸 , 小便不利 。
d.此方去桂枝、泽泻 , 名猪苓散 , 治病在膈上 , 呕吐思饮者 。
e.加辰砂 , 名辰砂五苓散 , 治小便不利 。
f.加苍术 , 名苍术五苓散 , 治寒湿 。
g.加羌活 , 名元戎五苓散 , 治中焦积热 。
h.家生石膏、滑石、含水石 , 名桂苓甘露饮 , 清六腑之热 。
l.加人参 , 名春泽汤;再加甘草 , 合四君子 , 亦名春泽汤 , 均可治疗无病而渴或病差而渴 。
2
柴胡系
本系方剂大多出自《伤寒论》、《金贵要略》 , 其代表方剂小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均属中药和解剂范畴 。
1.柴胡汤类方
①小柴胡汤:
为和解少阳之代表方 , 由柴、芩、参、草、姜、夏、枣等七味药物组成 , 主治少阳证 , 即半表半里证 。临床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 , 脉弦苔薄白 。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 , 此证与亚急性、慢性炎症之全身反应性临床表现相类同 , 因此人们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肝炎、胰腺炎、胸膜炎、盆腔炎、关节炎、胃炎、肠炎之亚急性、慢性过程 , 经常取得满意疗效 。本方通过多变的加减法 , 对其他疾病之对症治疗亦能得心应手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