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雪如意”“雪飞天”是如何诞生的?专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冬奥之约?封面人物( 四 )


比如在“雪如意”和“雪飞天”里,不论是飘带还是如意的侧边,都有防风或防护功能;如意的柄首部分,近4000平米的室内空间里是没有任何柱子,我们在这里设想了很多多功能活动,希望赛后能尽量多地服务于普通人的生活;如意的柄尾部分,也就是体育场那一部分,按照惯例,跳台滑雪中心的结束区是修成一个反坡,这样运动员减速可以减得很快,但这样带来的后果是无论观众席排列,还是凹陷的体育场是不能干其他事情的,只能给跳台滑雪比赛用。我们在这里坚持使用了一个90米的标准足球场,从大型活动的开幕式到汽车的发布仪式,到室外的音乐会都可以举行。
每一个形象的表现都一定要和它最后具体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联系到一起,仅仅是“形象”是长久不了的。
封面新闻:您一直秉承“建筑是抵达他人”的理念,冬奥场馆竞赛性较强,大众参与性可能会稍弱,在场馆的赛后利用规划方面,您设计时是怎样考虑的?
张利:北京冬奥会和2008年夏奥会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不再考虑如何仅仅是做一个盛会,其实现在整个国际社会面临的奥运相关的,都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冬奥项目的很多设施,比如跳台、助滑道等,服务于“超人”的体育训练,常人基本上很难使用它,所以我们把很多从城市当中常年的设计和我们做的城市人因方面的测试中收集到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场馆设计中,把服务于常人的部分,比如在“雪如意”里设计了从底部到顶部的台阶,让人上上下下,就像在山里步行一样;比如在“雪飞天”里,利用湖面打造出一个环湖的步行空间,这些都是为了把常人将来完成的游历、文化的识别性,还有一些接近竞赛设施的体验,全都组织在一起。
赛道是为“超人”服务,但建筑本身还提供了很多为常人服务的可能性,这些设施结合在一起后,就形成现在的场馆,我们希望这些场馆在赛后能被证实是可以跟生活结合得更好的。

为奥运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答案”
封面新闻:您经历过2008年夏奥会筹办,参与了2022年冬奥会申办,再到成为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您觉得中国在场馆规划理念等方面有没有什么变化?怎样“用建筑让世界感受中国”?
张利:我其实只在2008年跟夏奥相关的工作里做了非常小和边缘的一部分。我的很多同事、前辈们加入到了夏奥筹办的比较核心的工作,我从他们身上得到的信息,包括自己体会到的,这一次非常重视赛后利用,重视怎么把冬奥做成一个事情的开始,而不是一项筹备工作的结束。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