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关注丨文学力量,时代回响!来听周立波与南北两个“第一村”的故事

虎年新春前夕 , 一场相隔2800余公里的“走亲” , 让作家周立波与湖南清溪村、黑龙江元宝村这南北两个“第一村”(“山乡巨变第一村”“土改文化第一村”)更多地走进了大众视野 。
文学|关注丨文学力量,时代回响!来听周立波与南北两个“第一村”的故事
文章图片

(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的“山乡巨变”群雕 。 )
周立波与两个村有着怎样的故事?在深入走访中 , 我们看到了红色文学经典蕴藏的深厚力量 , 听到了这种力量跨越时空的悠长回响 。
扎根人民 , 为人民写作 , 周立波的两部作品真实记录了时代风云 , 也给两个村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资产
在清溪村周立波故居、清溪展馆 , 在元宝村暴风骤雨纪念馆 , 周立波挽起袖子在田间与群众一起劳动的照片总是深深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
“不管是远赴东北农村 , 还是回到故乡益阳 , 周立波的第一重身份都是党的下派干部 , 而不是作家 。 ”周立波研究专家周宪新说 。
1946年10月 , 周立波以土改工作队副队长的身份 , 来到黑龙江省珠河县(现尚志市)元宝镇 , 投入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 。 “他和贫苦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 每天吃的是苞米和咸菜 。 ”元宝村暴风骤雨纪念馆馆长于俊玲介绍 , 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 , 他用一件军大衣严严地裹着身子 , 戴着一顶耷拉着耳子的风雪帽 , 踏着一双靰鞡鞋 , 每天走村串户 , 耐心做群众工作 , 虚心向村屯干部和农民积极分子学习 , 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半年多的驻乡工作结束后 , 土改运动中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 , 那些可敬可爱的乡村干部和农民的面影 , 反复在他的脑海里翻腾 。 他决心创作一部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长篇小说 。 《暴风骤雨》就这样饱含激情地从他的笔底流出……
文学|关注丨文学力量,时代回响!来听周立波与南北两个“第一村”的故事
文章图片

(1月14日 , 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 , 游客在暴风骤雨纪念馆参观学习 。 )
而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则是他前后十年扎根故土的成果 。 1954年11月 , 周立波响应中央号召 , 回到益阳 , 满腔热情地投入农业合作化运动 。 十年时间 , 他频繁回乡 , 其中两年 , 就住在乡下 。 “一身灰蓝布中山装 , 一双解放鞋 , 一口益阳土话 , 干各种农家活” , 周立波的侄儿周兆民回忆 , 周立波常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本 , 闲暇时就拿出一支铅笔写写画画;夜深人静时 , 总听到他在阁楼木地板上来回踱步 , 那是他在构思小说……
【文学|关注丨文学力量,时代回响!来听周立波与南北两个“第一村”的故事】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