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承磊|“两会”热评④丨提升步行友好度,让慢生活与公共文明相得益彰

让更多人在事业拼搏的“快”与生活休闲的“慢”中 , 获得更加协调的人生节奏 。
“当年走马锦城西 , 曾为梅花醉似泥 。 二十里中香不断 , 青羊宫到浣花溪 。 ”宋代诗人陆游描绘了一幅彼时成都的绝美画面 。 如果放置到今天 , 就需要慢行交通系统的全面配置 , 从而保证广大市民和游客能够一路缓行 , 欣赏成都处处皆美景的风貌 。
曹承磊|“两会”热评④丨提升步行友好度,让慢生活与公共文明相得益彰
文章图片

成都市政协委员、北京中伦(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曹承磊在调研中发现 , 成都的步行道仍存在支路质量参差不齐、占道情况严重、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 。 对此 , 他在成都市“两会”上提出 , 宜居成都应当引领提升“步行友好度” , 归还行人步行空间 , 提升步行街道兴趣点 。
正如曹承磊委员所建言 , 提升“步行友好度”首先需要加强步道设施投入建设 , 也就是提供更多增量 。 步道建设投入既需要在相应设施不足的地方增添新步道 , 更要将主干道与支路打通 , 减少“断头路” , 让人们出门后可以一路畅行 。
作为人们普遍的出行方式之一 , 保障行人出行的安全、便捷 , 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 步道数量多了 , 主干道与支路一体化畅通 , 形成更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 , 会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 就能鼓励更多人采用步行方式 , 形成正循环 。
同时 , 加强占道问题的管理 , 归还行人步行空间 , 则是通过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 让存量步道发挥更大作用 。 占道问题背后 , 一方面是部分人守法意识薄弱 , 随意挤占他人应享公共交通资源 , 另一方面则是周边配套停车设施不足 。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通过规划设计 , 建设更多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场、公共停车位 , 并且能通过协调统筹 , 鼓励更多单位闲置停车位对外开放 , 从而减少此类占道现象 。
此外 , 步道建设还需有更多的人性化指标 , 比如尽可能在步道两边种植足够的绿化带 , 增添行道树、方便行人休息的座椅、带有文化元素的临街建筑设计、公共厕所等 , 为人们步行提供一个环保、欣赏沿途自然人文风景的放松休息空间 。 成都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上的一系列投入 , 集景观和功能空间于一体 , 为市民提供连续舒适的绿色出行空间 , 就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 。
慢行是散步逛街、走路上学 , 是骑共享单车赶地铁、下了公交走到单位……是贯穿成都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 慢行交通规划可以合理分流人流 , 让多种交通设施均衡性发展 , 形成步行、非机动车、机动车、公交地铁等交通出行的系统融合 , 提升城市整体交通运行效能 。 到2035年成都的绿色交通出行分担比例将达85% , 这其中包括了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 。 而要达成这一目标 , 就要从提升“步行友好度”等方面入手 , 不断提升慢行交通服务的连续性、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 , 为市民健康出行提供更好体验的同时 , 也增进了人与城市和谐共处的关系 , 让更多人在事业拼搏的“快”与生活休闲的“慢”中 , 获得更加协调的人生节奏 , 也使得个人慢生活与城市公共文明相得益彰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