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简介 一桃杀三士

一桃杀三士还是二桃 一桃杀三士还是二桃杀三士1、二桃 。二桃杀三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一朝被谗言 , 二桃杀三士 。指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 , 三壮士因相争而死 。比喻借刀杀人 。
2、二桃杀三士来源于《晏子春秋.谏下二》 ,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 , 以勇力搏虎闻 。
3、春秋时期 , 齐国有公孙无忌、田开疆、古治之三名勇士 , 皆万人敌 , 立下许多功劳 。但这三个勇士自恃功劳过人 , 非常傲慢狂妄 , 别说一般大臣 , 就是国君也敢顶撞 。当时晏婴在齐国做相 , 对这三位很是担心 。因为他们勇武过人 , 但又没有什么头脑 , 对国君也不够忠诚 , 万一受人利用教唆 , 则必成大患 。晏婴便与齐景公商议 , 要设计除掉这三人 。
3、 一日鲁昭公来访 , 齐景公设宴招待 , 晏婴献上一盘鲜美的大桃子 。宴毕 , 还剩下2个桃子 , 齐景公决定将这两只桃子赏给臣子 , 谁功劳大就给谁 。当然 , 这就是晏婴的计谋 。若论功劳 , 自然是三勇士最大 , 但桃子只有两个 , 怎么办?三人各摆功劳 , 互不相让 , 都要争这份荣誉 , 其中两人先吃了桃子 , 剩下一人自觉无颜 , 自杀而死 , 吃了桃子的两人感到惭愧 , 自觉对不住朋友 , 自杀而亡 。
4、这样 , 齐景公就去掉了心头大患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简介 一桃杀三士

文章插图
解释一下: 一桃杀三士应该是二桃杀三士 , 它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 , 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 , 后演变成成语 , 表示用计谋杀人 。
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 。根据原文所述 , 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 , 他们战功彪炳 , 但也因此恃功而骄 , 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 , 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 。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 , 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 , 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 , 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 。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 , 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 。
这时 , 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 , 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 , 也自觉不如 , 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 。尽管如此 , 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 , 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 , 只靠着两颗桃子 , 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
后人以二桃杀三士一词表示“运用计谋杀人”的涵义;但在《晏子春秋》的原文之中 , 还可以发现一些古代权力分配与君王杀功臣的斧凿 。
该故事在秦汉时期就已广为流传 , 汉代的画像材料中常能看到此故事场景 。代乐府诗《梁父吟》抒发了对三位勇士牺牲的感叹 , 对晏子的权谋也稍稍做了讽刺 。《喻世明言》也有一章讲述此故事 。
扩展资料:
这则成语故事最打动人的 , 是三位勇士的“君子之风” 。晏子本想利用的三人恃才傲物的弱点 , 让彼此相互争功 , 离间人心 , 从而削弱他们的政治威胁 , 并没有想到他们会舍生取义 , 有如此君子风度 。他们开始时比较骄傲 , 都看重自己的事功 。
是古冶子的一番话让另二人感到了羞耻 , 当他们觉得自己做错事情时 , 宁愿用生命去弥补耻辱 , 这是一种很高贵的精神 。古冶子后来的举动同样如此 。所以他们自刎之后 , 无论是晏子还是君王 , 都有悲切之意 , 为稳定朝野 , 反错杀了三位大义将才 。
“分桃杀士”是什么意思??“分桃杀士”是春秋战国时一个谋士用桃子挑起了三位武将的矛盾从而除掉他们的故事 。
春秋时期 , 齐国有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 , 勇而无礼 , 恃功骄傲 。相国欲除之 。遂献计请齐景公送两个桃子 , 让他们论功领赏 。公孙捷说南山打虎有功 , 田开疆称杀敌树勋 , 各取一桃 。古冶子道:“往昔随主上渡河 , 我潜行九里 , 杀死大龟 , 我该食桃 。”说罢 , 拔剑在手 。公孙捷、田开疆满面羞愧 , 说:“我们本功不及于人 , 竟抢食桃子 , 不死不能算作勇士 。”说完便一同拔剑自刎 。古冶子见此又后悔莫及:“我羞死同伴 , 独活算什么勇士 。”随即也拔剑自刎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