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渤海,为什么将河北的海岸线定格在现在的区域,我们所见的海平面又是否始终不变?(11)


第四道贝壳堤位于天津大港区子牙河以南翟庄子村西,测年五千年,向南延续数千米,进入河北境内;在黄骅市城区南侧东孙庄—苗庄地区有较大规模贝壳堤出露,距今约六千年,与天津南部翟庄子所见是各自独立的。
由黄骅城南到歧口村,两地相距30—40千米,贝壳堤年龄相差近5000年。这正说明在这5000年来,黄骅海岸线的向海推进,陆地面积不断扩大。
很明显,贝壳堤并非自北向南连贯延续下来的,包括黄骅滨海刘洪博村的“贝壳堤”,很多是一些河口海水倒灌上溯形成的贝壳堆积,黄骅武帝台附近更是有人工作用叠加的贝壳堆积。
考古学者曾在第四道贝壳堤及其以西地区发现战国、秦、汉时期的遗址和文物,表明当时这里已有人类经常居住活动。
公元11—892年,黄河改从山东入海,黄骅一带岸线相对稳定,形成了第二道贝壳堤,考古学家在这道贝壳堤上也发现了丰富的唐宋文化遗址。
“这就是说,贝壳堤测定的年代和从其中出土的文物是相吻合的。”王宏说,这也印证着在海退过程中,各时期的祖先们在沿海留下的印迹。
吴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类在沿海活动的轨迹图:全新世中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商周时期,黄河在天津入海时,河北平原上大多是湖泊沼泽,仅在太行山、燕山山前,石家庄、北京等洪冲积扇一带有人类活动,洪冲积扇以东都是沼泽,人类无法生存。
商周以后,河北南部天气变凉,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向海后退,河流前伸,河流堆积、沉积速率超过了海面高度,各地陆续成陆,湖泊被填埋,“短短二三百年间,人类顺着太行山脉向前活动,到了秦汉时期已经有人在现在的渤海边活动。到汉朝,黄骅海岸线上的第三道贝壳堤附近有人类活动也就顺理成章。”吴忱说。
王宏拿出一张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照片,身高一米八多的他站在黄骅老狼坨子村5米高的贝壳堤陡坎前,仍显不出高大。“平缓的海滩有消能作用,但是向岸运动的风暴潮浪,依然能在此处形成5米高的贝壳堤陡坎,说明海水向岸边的搬运堆积能力非常强。当时滨海贾家堡贝壳堤最高,达到黄海海拔11米。”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王宏再到老狼坨子村时,看到这个曾有百十户人家的渔村已彻底搬迁了,仅留下残垣断壁。“从1870年至今,这一带的海水侵蚀掉陆地约1千米。”王宏介绍。
这是把地质变迁的时间从数万年缩短到近百年之后的所见;即失去贝壳堤保护的海岸,可能被强劲的海浪冲刷侵蚀掉。
这也是研究贝壳堤和牡蛎礁的价值之一。
约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被誉为蔚蓝的宝藏。渤海海岸的先民曾一度追逐着海退成陆的脚步,踏上人类生存发展的漫漫长路。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停止对海洋的探索。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