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莽莽苍苍的河北山地,不仅风光秀美,而且蕴藏着众多的宝藏( 五 )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工艺设计师张淑芬介绍,这块砚台名为“归砚”,是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而做,它的制作完成并为人民大会堂所收藏,代表着易砚发展开启了一个新阶段。
奇石宝玉,美自何来
解玉砂:可以治玉的他山之石
2018年12月28日,北京,国家博物馆。
“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开幕。其中,中国发现的第一件完整金缕玉衣尤其引人关注。
玉衣出土自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全长1.88米,由2498片玉片、1100克金丝连缀而成。出土时,曾引发举世轰动。
距今2100多年以前,刘胜生活的那个时代,倡导“君子比德于玉”,礼仪玉、装饰玉兴盛,具有神秘色彩的丧葬玉也在发展。由此,和田玉、蓝田玉、独山玉等玉石得到大量开采。
相比之下,河北在历史上却乏“玉”可陈。
“其实河北也有和田玉的成矿条件。”省地矿局退休高级工程师吕士英介绍,和田玉一名并不具备产地意义,任何地方产的透闪石玉都可以称为和田玉或软玉。
据他介绍,我省平泉小寺沟夕卡岩分布区、怀来辛坊一带的花岗闪长岩分布区、邢台卫鲁蓝晶石矿区等,都是软玉成矿条件较好的成矿远景区。
“河北的宝玉石找矿工作起步晚,工作还不系统,所以尚未发现像和田玉那样温润细腻的玉石。”这位85岁的老人,在退休后,利用地质资料,先后编写了《宝玉石矿床地质》《河北宝玉石矿床》两部近百万字的著作,而今已成宝玉石专业人士的手头必备资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吕士英介绍,河北虽然缺少较出名的玉石,但却拥有治玉不可缺的解玉砂(古人有时也写作解玉沙)。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就出现了数量众多、制作精良的玉器。但如何才能把坚硬的玉石变成精美的玉器呢?
邢台县皇寺镇卫鲁矿区曾经盛产一种特殊的晶体。
这种晶体呈红褐色,体积微小,就产自村旁山上的片麻岩中。
这就是解玉砂。普通人很难想到,正是凭借这些微小的晶体,才制作出了那么多精美的玉器。
砚台|莽莽苍苍的河北山地,不仅风光秀美,而且蕴藏着众多的宝藏
文章插图

河北宝玉石及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
玉,是磨出来的。春秋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考工记》,将玉雕一类的工种列为“刮摩之工”。
以解玉砂加水,置于玉料和磨具之间,无论多么坚硬的玉料都会发生改变,而解玉砂不会损耗——古人聪明地利用解玉砂和玉石之间的硬度差,创造出了令人炫目的玉器。学界甚至认为历史上存在一个玉器时代。
而河北,自古就产解玉砂。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道:“中国解玉沙,出顺天玉田与真定邢台两邑。”因为邢台出产的解玉砂比较知名,所以解玉砂一度被称为邢砂。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