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莽莽苍苍的河北山地,不仅风光秀美,而且蕴藏着众多的宝藏( 四 )


在砚台市场出现石材浪费、工艺粗制滥造,甚至一些厂家开始采用电脑工艺进行雕刻的今天,邹洪利一直坚持每块砚台都要人工雕刻。他说:“一方砚台,不仅凝结着大地变迁的天然馈赠,更凝结着一代又一代制砚工匠们传承下来的工艺和智慧。”
邹洪利身上,有一种很多河北匠人共有的品质:无论传承,还是创新,他都希望把大自然的那份馈赠做得尽善尽美、物尽其用。
易县制砚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产自黄龙岗的紫翠石,紫红色质地,局部会有浅色的圆形斑点;一是产于西峪山的玉黛石,绿、灰、白、紫等颜色均匀分布形成纹理。
两种岩石均属泥质沉积岩,分别形成于距今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和震旦纪。对于地球用5亿多年沉积所赋予的这份独特馈赠,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手中的刀凿,赋予了其灿烂的生命。
易县制砚的源头,最初多认为在唐朝,但迄今并未发现直接的史料记载和实物。不过,史籍记载,易县人奚超、奚廷珪父子二人在当时就以制墨而闻名。
2006年,为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进行的一项考古发掘中,在易县塘湖镇北邓家林东汉墓葬区发掘出的两块石板,则将易砚的历史推进到了东汉。
两块石板,均长14厘米有余,宽7厘米左右,厚不及1厘米。最神奇的是,石板中部微凹,四周还残留有墨色痕迹。
另有一块研石,方底,圆纽,条纹与当地出产的玉黛石条纹一致。
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易砚,也让易砚成为我国目前出土的具有明确纪年、明确石种的古老砚种之一。
而今,展示在易县博物馆中的这两件文物让人们刷新着对于砚的认识:最早的砚台没有砚池,只是一块平板;磨墨也要使用专门的研石。
“其实最早的砚,就是写成‘研’的。”邹洪利认为:“砚台的发展历史显示,所有的砚台,无论是把它当作艺术品,还是当作商品,都一定要与时代接轨,与同时代人的鉴赏水平相结合,不然就会没有生命力。”
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一边在执着坚守,另一边却又不断突破。他为易砚赋予了新的生命形态:保留砚台的形式,增加精美的装饰,除用作私人空间的摆件外,还放大易砚的体量,让其成为公共空间陈设雕塑的一种。
这样的探索,一起步就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把砚台做成雕塑,失去了实用功能,那还能叫砚台吗?
邹洪利深知,伴随着钢笔、圆珠笔等硬笔的出现,书写工具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除了部分书画界人士,砚台早已不再是每位读书人的必需品。
时代在发展,易砚也需要新的生存空间。
2019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南厅。
一块长2.8米、宽2.2米,重约4吨的巨大砚台前,几位来自河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驻足……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