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一条河的工业史( 五 )



大沽船坞:培养北方第一代修造船工人

与大沽口炮台相隔1.5公里 , 海河南岸 , 是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 。 洋务运动期间 , 这里是清代北洋水师舰船维修基地 , 是继福建马尾船政、上海江南船坞后我国第三所近代造船厂 , 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 , 这里培养了北方第一代修造船工人 。
1875年 , 李鸿章奉命在天津组建北洋水师 , 为使日益庞大的北洋海军舰船能够就近修理 , 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同意 , 在大沽海神庙周围建起一座船坞 , 命名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 也称海神庙船坞 。 在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期间 , 它在承修损坏的部分船舰的同时 , 赶制军火 , 与北洋水师爱国将士一起 , 为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1885年 , 船坞有了打铁厂、锅炉厂、铸铁厂、模件厂 , 而且建立了甲、乙、丙、丁、戊、己六个坞 。 大沽船坞不仅修船 , 而且可以自己造船 。 从1884年起 , 大沽船坞还承修海防工程 。 1891年 , 大沽船坞除修船外还开始制造枪炮、水雷等 , 实际上又成了一座军火工厂 。
轮机车间是旧址所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原厂房建筑 。 上世纪70年代 , 轮机车间停用 , 遗存至今 。 砖木结构 , 溜肩形高封山墙 , 屋顶呈双脊形 , 铺灰色泥质瓦 。 建筑开间19.77米 , 进深14间 , 长55.26米 。 由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 , 部分墙体倒塌 , 更换为红砖 , 现在建筑内墙还保留有原来的青砖 。
年代|一条河的工业史
文章图片

【年代|一条河的工业史】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

新河材料场:中国铁路第一个专用材料场
在塘沽火车站南侧沿海河河岸一带 , 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 却藏着中国铁路行业的第一个专用材料场 , 作为洋务运动留在塘沽的印记之一 , 它见证了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成长与发展 。 1885年8月 ,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清政府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 , 这是中国铁路独立经营的开始 。 次年 , 开平铁路公司改称“中国铁路公司” , 由开平矿务局收购唐胥铁路 , 并将铁路延伸至北塘河口的阎庄 。 1887年 , 又继续修筑至芦台和天津的铁路 。 当时修筑铁路的材料大都依靠船舶运输 , 自国外购置 , 铁路公司在塘沽南站附近海河边设立了中国铁路第一材料处 , 以方便卸运和堆放铁路材料 。 材料处由英国人管理 , 专门办理筑路材料的采购、检验、储运和供应等事宜 , 建有码头和货场 。 1903年 , 铁路公司在今塘沽火车站南侧海河沿岸购地修建了新河铁路材料场 , 作为建筑铁路材料的存放地 , 将铁路材料转移至此处 。 新河铁路材料场原有11条铁路专用线 , 全长3203米 , 并配有码头、库房、办公房等配套设施 。 这些建筑在1998年几乎被拆除 , 现在仅存原码头遗留的木桩百余根 , 沿海河呈东西方向排列 , 岸边新建有一座“老码头”铁锚纪念雕塑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