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港变身记:从小渔港到国际游艇港

清晨五六点,未散去的水雾好似一层薄纱,笼罩在三亚港海面,从岸边散落渔网间钻过的风夹杂着大海的味道 。呜——船鸣声打破港口的宁静,一艘艘作业渔船准备出港,渔民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直至夜幕下垂时,大大小小的渔船才陆续回港 。这是三亚市南边海渔村94岁渔民黄福森过去几十年间的寻常一日 。
三亚港变身记:从小渔港到国际游艇港
文章图片

2016年7月29日,三亚港停泊着许多渔船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武威 摄
几十载的光阴,三亚港阳光依旧,而码头边却别有一番景象,半悬在水中的疍家棚早已不见踪迹,历经沧桑的木质渔船屈指可数,停泊在码头的游艇一排排比肩而立,生机蓬勃 。如今,老渔民黄福森的儿子黄亚赛不再追逐鱼群、以海为家,他告别了“捕鱼人”的身份,端起了“新饭碗”——成为一名游艇驾驶员 。
从渔民到游艇“船长”,从疍家水棚到独栋楼房,从传统渔业到游艇、海钓等高端休闲旅游业……三亚港的变迁见证三亚的发展,而这座滨海城市的发展又促进了港口的转型蝶变 。
过去被人们称之为“小渔村”的三亚,如今正经历着新一轮凤凰涅槃,借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三亚CBD建设深入推进为城市导入新兴产业,蕴含着城市记忆的三亚港的发展也随之被重新激活,缓缓扬起产业升级的航帆,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书写新的港口史 。
三亚港变身记:从小渔港到国际游艇港
文章图片

忆往昔 哺育世代疍家儿女的三亚港
三亚港内港的南边海路一侧,有一栋门面不大的疍家风格建筑,仿古大门上“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在周围的建筑相映下,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陈列馆馆长郑石喜平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解三亚疍家人的生活习俗、传统文化、捕鱼技艺和造船技术 。
港口,是一座滨海城市的发祥地 。三亚港位处三亚市中心东南面,美丽的鹿回头岭山脚,古称临川港,自古以来便是著名的盐渔港 。老三亚人都说,三亚的城市建设,就是围绕三亚港发展起来的 。
《三亚市志》记载,三亚港因盛产石蟹和原盐,商贩常来此经商,圩市发达 。至宋元时期,该港口已经成为琼岛南部重要通商港口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崖州守军在三亚村设三亚分营,扎兵防海盗,临川港与海岛沿海各地通航贸易愈加频繁 。明代以后,临川港不仅和琼岛各港贸易频繁,也与国内港口有商贸来往,互通有无 。
日军侵琼后,于1942年在三亚建军港,修建了一座113米长的浅水码头和一些仓库,并在海港附近建设机场,企图长期霸占海南 。日军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三亚港,港口设备均被盗卖,港口由此废置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