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大学|乡村振兴 教育点睛( 四 )


采访人员走访了浙江的不少乡村 , 地方政府、百姓皆有此共识 , 村校是乡村的文化高地 , 是文化振兴的“大先生” 。 在浙江的广大农村 , 教育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结晶俯首可拾——
东海的大陈岛上 , 大陈实验学校学生用自己的劳作诠释着垦荒精神 。
教育家斯霞的故乡斯宅乡 , 百年校史的斯民小学就是一部乡村变迁史和教育文化史 。
江南水乡的乌镇旁 , 茅盾、王会悟的母校植材小学 , 开展了追寻先辈足迹的红色研学 。
村校在行动 , 高校亦如是 。
2018年 , 浙江发起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 , 在全国率先探索出真题真做、“政校企村”四位一体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 涌现了一批文化振兴的典型 。
浙江财经大学团队在坪坑村完成了“守望文化馆”项目 , 给古村带去勃勃生机 。 浙江农林大学团队在石仓村重振地方老酒品牌 。 大赛还开辟出专项赛事 , 如临海村舍美丽庭院、兰溪乡村文化旧居赋能空间、瓶窑镇良渚文化创意等 。
曾多次带队到村里举办“成人礼”的浙江财经大学教师刘亚辉告诉采访人员 , 村民从一开始的“看热闹”逐渐转向自愿自觉 , 愿意参与的人越来越多 。 “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 , 不忘根本、清心明志 。 ”
2020年底 , 这项大赛升格为全国赛 , 吸纳了更多高校前来参与 。 参赛高校从首届的54所增加到近500所 , 参赛师生从5000余人增加到4万余人 , 竞赛合作基地乡镇从6个增加到123个 。 通过大赛 , 更多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鲜活起来 。
美丽乡村 , 教育点睛 。 未来的中国乡村 , 教育又是怎样的角色定位和存在形态?入选了浙江省首批数字社会未来教育重点场景的衢州市的余东村 , 正孕育着乡村教育的一场变革:村里的每一座老屋、每一块空地被充分激活 , 城区教师进村开发课程 , 城区学生进村体验农事 , 整座村就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场景 , 留住新乡人、归乡人、原乡人的浓浓乡愁 。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美好乡村教育 , 正阔步走来!
(报道组成员:本报采访人员 周飞 陈宁一 禹跃昆 蒋亦丰 张春铭 高众 执笔:本报采访人员 蒋亦丰 视频:周子涵)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20日第1版
【农林大学|乡村振兴 教育点睛】作者:本报特别报道组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