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与北京城( 六 )


老龙和龙子不甘失败 , 又要水淹北京城 , 被姚广孝擒住 , 关在井里 。 老龙问 , 我什么时候可以出来?姚广孝说 , 井边的桥什么时候旧了 , 你就什么时候出来 。 然后给这座桥起名“北新桥” , 老龙永远也无法出来了 。
传说中 , 水和他的化身龙 , 给北京找了不少麻烦 , 一会儿没水 , 一会儿又发大水 , 即便能吃到水 , 还是苦水 。 故事最后表达了人们希望能够降服龙降服水的愿望 。 相对水对北京的恩泽 , 水和旱给北京带来的问题 , 也同样真实 。
先说北京的水质 。 历史上北京虽然不缺水 , 水质却不好 , 含盐度较高 , 比较苦 。 但北京又有经皇家认证过的中国最好的水 。 乾隆皇帝专门制作一个银斗测量天下泉水 。 一斗玉泉山的泉水重一两 , 天下最轻 , 味又最甘甜 , 是为天下第一泉 。 济南珍珠泉比它重二厘 , 惠山天下第二泉和杭州虎跑泉都比它重四厘 。 每天清晨自玉泉来的水车 , 从刻着水波纹的西直门缓缓进入北京城 , 供应皇家用度 。
京城百姓没有资格喝玉泉水 , 用水只能靠水井 。 城里水井虽多 , 甜水却少 。 甜水井都有人把持 , 井水打上来交给山东进京讨生活的老爷们推车去卖 。 北京人管这行人叫“水三儿” 。 天蒙蒙亮 , 和玉泉山水进城同时 , 水三儿的水车也到了各家院子门口 , 一桶桶水倒入水缸 。 每倒一桶 , 就在门上用白石划一道 , 月底按道收钱 。 百姓们穷苦 , 不敢逮着甜水使劲喝 , 要和苦水掺和着用 , 差不多不苦就行 , 是为“二性子”水 。
这是正常年景 , 赶上大旱 , 吃水就困难了 。 北京本不缺水 , 就算水质不好 , 也不应该旱 。 这里除了自然气候因素 , 与北京城市建设有很大关系 。
历史上 , 北京周边植被丰富 , 涵养了水源 , 地下水储量充足 。 从山中流出的泉瀑水量很大 , 保障了北京水的供应 。 但城市兴建就需要木料、石材 , 这些从哪里来?从北京周边的山上来 。 于是砍砍砍、挖挖挖 。
元大都一座座宫殿、衙署、庙宇身后是京郊一片片倒下的树木 。 不止建筑木料需要砍伐森林 , 石料开采也在破坏植被 。 北京石刻博物馆有一组沙盘 , 详细介绍了从深山采石到运输的全过程 , 其中重要一环是伐木开道 。 元明清各朝代用的汉白玉石料是自房山大石窝村等重要产地伐树穿林运进京师 。 古人说 , 大都出 , 西山秃 。
北京周边提供了一般建筑木材 , 修建大型殿宇的巨木则由南方靠运河输入北京 。 京东神木厂曾陈放一根南方运来的巨木 , 其长大粗壮超乎想象 , 甚至被传为北京东边的镇物 , 也能看出当年运到北京的树木是什么体量 。 在某种程度上 , 甚至可以说一座北京城影响了南中国的生态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