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al是什么词 meal

在带来饮食潮流的同时 , “代餐”也引发了质疑:代餐食品真的像描述的那样健康、有效吗?
文│马宜超 编辑覃柳笛
轻食代餐
【meal是什么词 meal】为了收获热播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女嘉宾们的同款好身材 , 网友小冰决定尝试“姐姐们”在社交媒体上推荐过的一款“三日代餐小粉盒” 。
这款食品组合可作为3天共9顿的正餐 , 包含了奶昔、蛋白棒、鸡胸肉、水果果吸等10余种即食食品;每天只需按照预设的菜单 , 拿出盒中相应的食物 , 就可以在3分钟内 , 吃上“断糖、控卡、高饱腹、高蛋白”的一餐 。
据悉 , 虽然300元左右的“小粉盒”售价不菲 , 上线一周的销售额就接近200万元 。代餐食品果真那么“神”吗?
现代食品新“顶流”
“代餐”一词直译自英文“Meal Replacement” , 用来指代那些可替代正餐、满足人体营养需求 , 同时能合理控制热量摄入的食物 。
这些食物往往会纳入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 , 并拒绝高脂高糖 , 主张通过精确的工业化的食材配比 , 科学地控制能量摄入 , 从而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 。
在某代餐品牌的天猫旗舰店 , 一款月销量过万的代餐奶昔在其详情页中提到:1瓶冲泡后约325毫升的奶昔 , 平均蛋白质含量高达25g , “相当于7个鸡蛋白” , 并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素;同时 , 与一顿常见的正餐相比 , 选择食用代餐奶昔可减少约500千卡的热量摄入 , “相当于跑步7公里” 。
事实上 , 食物之于现代人早已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 , 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引发的一系列现代病 , 让人们对于健康、合理饮食的认知度愈来愈高;而代餐这种量化了卡路里、营养素百分比等数字的“科学饮食” , 恰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看起来更为可控的健康管理方案 , 加上便捷的食用方式 , 使之得以迅速推广 。
在生活节奏快 , 却要兼顾身材管理的大都市人群中 , 这种传播效应尤为明显 。短短几年间 , 代餐食品逐渐构建起庞大而稳定的细分市场 , 一跃成为商业领域新宠 。
欧睿国际相关报告显示 , 2017年中国代餐市场规模已达571.1亿元 , 2020年将达到1200亿元 。
新兴市场有隐忧
一时间 , 代餐食品似乎成了健康食品的代名词 , 不仅许多互联网代餐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一些老牌食品企业 , 也推出了代餐食品新品类 。如旺旺集团推出代餐零食品牌Fix Body , 雀巢推出代餐品牌“诺萃怡刻” , 康师傅推出代餐棒品牌“阳光优纤”等 。
“现在代餐的定义比较泛化 。”广州大学法学院讲师、食品法研究学者肖平辉表示 , 广义来看 , 目前市场上的代餐类食品大致可分为四类:以都市白领为主要需求群体的减肥代餐、健身人群以减脂增肌为目的的高能量代餐、有功能声称代餐 , 以及符合全龄人群需求的零食类代餐 。
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老品牌在带来饮食潮流的同时 , 也引发了质疑:代餐食品真的像描述的那样健康、有效吗?
2019年 ,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代餐食品》(T/CNSS 002-2019)团体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 对于代餐食品应具备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膳食纤维、维生素等成分指标做出了明确的范围界定 , 如“来源于脂肪的能量不应超过总能量的30%”“每餐代餐食品所提供的能量应大于等于200千卡、不高于400千卡”等 。
不过 , 这份标准目前仅作为行业参考 , 且仅适用于“需要控制体重的成年人群的代餐食品”和“预包装食品” , “不适用于保健食品” 。
2020年7月 ,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参照这份标准 , 选取了5款国产、5款进口轻食代餐粉进行检测 , 最终有3款样品获评五星 , 而有4款样品的部分营养指标实际检测值与其标签标示值不符 。
比起营养指标“翻车” , 代餐食品服用不当、不合格产品可能存在的非法添加 , 对于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威胁可能更大 。
2019年 , 一则“浙江23岁女大学生吃代餐减肥导致肝肾衰竭”的新闻引起社会关注 。这位女生从微商渠道购买了添加不明成分的“三无产品”代餐 , 并连续吃了约半个月 , 最终引起器官衰竭 , 依靠肝移植手术才挽回生命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