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游记作文 庐山游记

庐山游记体现了作者那些写作特点?游庐山记》是清代文学家恽敬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 。这篇游记首先指出庐山三面环长江大湖的形胜特点,“有娱逸之观” 。然后在六天记游中,生动描述了含鄱口俯览鄱阳湖上风云卷来的云障奇观和神林浦仰望香炉峰下白云团涌的云海幻景 。最后以“云为水征,云从山出”的传统说法为根据,点出庐山形胜最“足以娱性逸情”者为云,与首段相应作结 。全篇各记,脉络分明,语句简炼扼要,记述云的变化,尤为细致生动 。
庐山游记主要写了哪三处的景色树林阴翳、白云变幻、庐山天桥 。
《庐山游记》阅读理解的原文: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时,犹有六朝僧 。”(钱起)这位唐朝诗人教我们“不可登”,我们没有听他的话,竟在两小时内乘汽车登上了匡庐 。
这两小时内气候由盛夏迅速进入了深秋 。上汽车的时候九十五度,在汽车中先藏扇子,后添衣服,下汽车的时候不过七十几度了 。
赴第三招待所的汽车驶过正街闹市的时候,庐山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桃源仙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茶馆、酒楼,百货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不过他们看见了我们没有“乃大惊”,因为上山避暑休养的人很多,招待所满坑满谷,好容易留两个房间给我们住 。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 。
这一天天气晴朗 。①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远处冈峦起伏,白云出没 。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 。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
倘是幽人雅士,一定大开窗户,欢迎它进来共住;但我犹未免为俗人,连忙关窗谢客 。我想,庐山真面目的不容易窥见,就为了这些白云在那里作怪 。
庐山的名胜古迹很多,据说共有两百多处 。但我们十天内游踪所到的地方,主要的就是小天池、花径、天桥、仙人洞、含鄱口、黄龙潭,乌龙潭等处而已 。
夏禹治水的时候曾经登大汉阳峰,周朝的匡俗曾经在这里隐居,晋朝的慧远法师曾经在东林寺门口种松树,王羲之曾经在归宗寺洗墨,陶渊明曾经在温泉附近的栗里村住家,李白曾经在五老峰下读书,白居易曾经在花径咏桃花,朱熹曾经在白鹿洞讲学,王阳明曾经在舍身岩散步,朱元璋和陈友谅曾经在天桥作战……古迹不可胜计 。
然而凭吊也颇伤脑筋,况且我又不是诗人,这些古迹不能激发我的灵感,跑去访寻也是枉然,所以大都没有专程拜访 。②有时我的太太跟着孩子们去寻幽探险了,我独自高卧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山楼上看看庐山风景照片和导游之类的书,山光照槛,云树满窗,尘嚣绝迹,凉生枕簟,倒是真正的避暑 。
我看到天桥的照片,游兴发动起来,有一天就跟着孩子们去寻访 。爬上断崖去的时候,一位挂着南京大学徽章的教授告诉我:“上面路很难走,老先生不必去吧 。天桥的那条石头大概已经跌落,就只是这么一个断崖 。”
我抬头一看,果然和照片中所见不同 。我们在断崖上坐看云起,卧听鸟鸣,又拍了几张照片,逍遥地步行回寓 。
晚餐的时候,我向管理局的同志探问这条桥何时跌落,他回答我说,本来没有桥,那照相是从某角度望去所见的光景,啊,我恍然大悟了:那位南京大学教授和我谈话的地方,即离开左面的断崖数十丈的地方,我的确看到有一根不很大的石条伸出在空中,照相镜头放在石条附近适当的地方,透视法就把石条和断崖之间的距离取消,拍下来的就是我所欣赏的照片 。
我略感不快,然而就照相术而论,我不能说它虚伪,只“太”巧妙了些 。天桥这个名字也古怪,没有桥为什么叫天桥?
原文配套问题以及答案:
1.选文围绕“庐山面目”而写 。第①段生动地说明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________;第②段揭开了一个常人不知的“庐山真面目”:________ 。
2.品味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
①第二段中加粗的“凭吊”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②第二段中加粗的“太”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
【庐山游记作文 庐山游记】3.画线句①的表达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画线句②,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个性?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庐山多雾(白云出没,作怪) 庐山天桥没有桥 。
2.
①面对庐山古迹怀念古人,感慨往事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