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这份冬日书单里,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七 )


《被抹去的历史:
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
[哥伦比亚
玛丽萨·拉索 著 , 扈喜林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21-10
哥伦比亚国立大学教授玛丽萨·拉索的这本《被抹去的历史》 , 是近些年来传统的“第三世界”“落后国家地区”反抗流行多年的“西方中心论”潮流的一个注脚 。
1903年 , 美国与巴拿马签订《美巴条约》 , 取得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 1912年 , 巴拿马运河开凿工程如期开展时 , 美国通过人口迁移令将运河区的大部分巴拿马人迁走 , 对运河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
巴拿马运河的历史颇为复杂 , 美国并不是第一个试图“征服”它的国家 。 19世纪 , 世界进一步连接起来 , 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 , 不少探险家也在哥伦比亚、巴拿马区域留下了足迹 。 法国人在19世纪末试图征服巴拿马运河 , 只是工程到最后时才发现 , 运河连接的两片大洋海平面有近20厘米的差异 , 以当时的技术条件 , 无法完成 。 20世纪初世界局势激烈动荡 , 于是靠近巴拿马的美国获得了主动权 。
美国接手巴拿马运河后 , 开始了对这一区域的改造 。 这种改造本身就是对美国力量的展现 。 船闸、大坝、蒸汽起重机等等都是科技实力的展现 , 而运河旁边的丛林、住宅、军事基地和现代化设施 , 则是美国 , 或者“西方”文化上的霸权体现 , 是“殖民主义” 。
的确 , 在20世纪初 ,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还未完全暗淡;美国在此时兴起 , 并加入了“争夺” 。 大国力量的变化 , 直接改变了如巴拿马这样的小国家的命运 。
或许作者在看到“小国家”这样的词去形容巴拿马时仍然会愤怒 , 但是或许我们应该承认 , 当时实力的悬殊 , 直接造就了巴拿马的困境 。
这本书对我们的意义 , 其实不只在于作者所写的“被抹去的历史” 。 作者在本书中对美国、西方 , 以及巴拿马本身历史的理解与态度就颇值得玩味 。 曾经落后的国家要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历史?研究者要用怎样的方法去寻找更真实的历史?“被殖民”“被欺侮”的历史是否需要、是否可以被矫枉过正?
在分裂日益严重的世界里 , 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 。 (程迟)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