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器特点 景德镇瓷器

世人皆知瓷都景德镇的大名 , 却不识它的前身为昌南镇 。这般朴实无华的村镇名号 , 是如何摇身一变贵气十足 , 一朝成名天下闻的呢?

景德镇瓷器特点 景德镇瓷器

文章插图
景德镇手艺人在上釉 图源:摄图网
故事当然得从瓷说起 。
北宋时 , 一抹雨过天青颜色的瓷器赢得了宋真宗的格外青睐 , 他下令此地开始烧制御用的瓷器 , 并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给这座镇子 , 便有了世人皆知的景德镇 。
什么瓷器能有这样大的魅力?不仅让皇帝喜笑颜开 , 也在民间被热烈追捧 , 以至于在余下的百年间 , 统领了整个宋代的瓷器风潮呢?
景德镇瓷器特点 景德镇瓷器

文章插图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 故宫博物院藏
它就是青白瓷!因熔“南青北白”的制瓷工艺于一炉 , 其釉色白中含青而得名 。人们也称之为影青、隐青、映青等 , 这多是晚清后的别名 。
青白瓷釉光透如水 , 温润如玉 , 轻巧素雅 , 颇有几分卓尔不群的文人气韵 。明人赞为“青如天 , 明如镜 , 薄如纸 , 声如磬” , 更显出青白瓷隐逸的仙风道骨 。
01
青白瓷是如何诞生的?
青白瓷发端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 。
《旧唐书》载:“西至关内 , 东至青齐 , 南出江淮 , 北至卫滑 , 鱼烂鸟散 , 人烟断绝 , 荆蓁蔽野 。”
当时横征暴敛 , 战火四起之下民不聊生的局面 , 导致了大量北方人民向南方迁徙 。在这支浩浩荡荡的搬家队伍中 , 自然不乏懂得制瓷的能家巨匠 。这些手艺人将北方的白瓷制作工艺带到南方后 , 南方的窑场也开始尝试烧制白瓷 。
景德镇瓷器特点 景德镇瓷器

文章插图
北宋繁昌窑青白釉花形高足杯 安徽博物院藏
青白瓷的诞生 , 源自一场意外的相遇 。
南方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给当地提供了优良的制瓷原料 , 含铁元素程度较高的瓷土正是南方率先烧制出青白瓷的重要因素 。
加之窑炉形制与烧制状况的影响 , 偶然烧制出了颜色偏青的白瓷 , 如同“天水碧”的诞生一般不可思议 , 是自然与人工的巧遇 。
景德镇瓷器特点 景德镇瓷器

文章插图
[注: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有一次在染色的时候 , 把没有染好的丝帛放在露天过夜 , 丝帛沾上露水 , 起了变化 , 竟然染出了很鲜艳的绿色 。后来大家都按照此法染色 , 并且把这种绿色叫做“天水碧” 。]
偶然得到的青白瓷意外受到了社会上层的接受和欣赏 , 于是工匠们开始琢磨如何控制青白瓷的烧制 , 确立其生产规范 , 进而可实现大批量生产 , 进而广为流传 , 为广大百姓所用 。正如蒋祈在《陶记》中所言: “ 江、湖、川、厂 , 器尚青白” 。
我们从考古发掘的古物中梳理其发展历程 , 可以得出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确是在白瓷的基础上 , 人为添加着色料烧制而成的结论 。
但此时生产的青白瓷瓷器 , 器型比较少 , 多为常见的杯、盘、碗、碟等 。
02
如何鉴赏青白瓷珍品?
北宋中晚期 , 青白瓷的制作技艺迎来了鼎盛时刻 。
景德镇瓷器特点 景德镇瓷器

文章插图
北宋汝窑青釉无纹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许多生产青瓷为主的窑场开始兼烧青白瓷 , 专制青白瓷的窑口更是在南部各省星罗棋布 , 尤以江西、浙江、福建为盛 。
其中景德镇的湖田窑艳冠群芳 , 纪年墓葬中最为精细的青白瓷多由湖田窑出品 。这种精品素有“饶玉”之美名 , 意在强调这种瓷器做出了玉的质地 , 几可乱真 。
[注:“饶玉”之饶是来源于景德镇古代地处饶州 , 文献中统称此地窑场为饶州窑 。]
如果我们想要透彻了解青白瓷 , 首先要知道 , 它在宋朝的历史地位 。
青白瓷:宋人的宠儿
工匠们可不仅仅是认为青白瓷好看 , 就甘心为艺术奉献 , 而闷头做苦工 。市场旺盛的需求 , 才是青白瓷产量如此巨大的原因 。说青白瓷是宋人的宠儿 , 可不为过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