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杭州宋韵最是“上乘”( 三 )


一不小心 , 杭州就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
如果你觉得这还不足以说明南宋的高峰 , 那么还可以再看一看文和学 。
这里也有一组数字:南宋书院总数为442所 。 唐、五代、北宋共500余年间所有书院的总和(143所) , 也只有其总数的1/3 。 你能想象吗?一个封建王朝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决心在心向院学?
有一个声音躲在角落说:“别忘了 , 南宋是个偏安一隅的南宋 。 ”
但另一个声音又响起来:从来不否认南宋的偏安 , 但千万别只看到它的偏安 。
对南宋的“偏安”我一直是有些忐忑的 , 好在陈寅恪先生给我解了围 。 他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 , 历数千年之演变 , 造极于赵宋之世 。 ”这个“赵宋”当然包括南宋 , 我觉得老先生是给我们定了个调 。
这个“调”其实和赵构选择杭州有关 。 只有他更清楚个中滋味 , 无论多少人劝 , 他为什么还是选择杭州——1127年 , 赵构在商丘建南宋 , 但金军侵来 , 无人可挡 , 他只得去往江南 , 带着妻儿、随着军士 。 金军一路追了700公里仍不松口 , 直直地又把赵构逼出杭州 , 迁向宁波 , 退至海上 , 转走温州……
赵构的一切都只有一个目标:安定 。 建炎三年(1129年) , 在当时那种敌嚣我消的氛围里 , 赵构把杭州知府衙门升为行宫、升为临安府 。 有人力谏定都金陵 , 但赵构想金陵并不安全 , 万一金兵再过长江 , 从杭州出海避难更便捷 , 至少还能保住一个南宋核心 。
也正是这个选择 , 杭州变为唯一的答案 。 于是 , 设官衙、办太学、课农桑、布市井——《淳祐临安志》载 , 临安城内共有坊巷八十九条 , 街巷纵横交叉之处商店林立 , 御街两侧更是如此 。 “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 , 天下所无者 , 悉集于此 。 ”仅9年后的绍兴八年(1138年) , 杭州城垣已分内城、外城:内城 , 即皇城 , 方圆九里 , 环绕着凤凰山 , 北起凤山门 , 南达江干 , 西至万松岭 , 东抵候潮门 。 外城设城门13座 , 南跨吴山 , 北截武林门 , 右连西湖 , 左靠钱塘江 。
皇城是皇脉核心 , 这核心全在上城区域里——所有的包括建筑、技艺、市井等都是由这个根本蔓散开枝而去 , 失去了这个根 , 其他的都是不着实地之毛 。 用今天的无人机飞上去看 , 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 , 北起西湖大道 , 南至宋城路 , 西接南山路 , 东抵建国南路 。 核心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 , 包含宫城内——皇宫遗址、三省六部、太庙、二十三坊、鼓楼等区块;宫城外——清河坊、御街、五柳巷、劳动路等 。
一个上城区就这样几乎承托了所有的南宋繁华 。
这些“根”都集中在这一处 , 于是今天来写宋韵——无论是宋韵最“上乘” , 还是宋韵最“上城” , 都无可置否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