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杭州宋韵最是“上乘”

从900年前的河南开封到立朝152年的南宋临安 , 中间隔着将近1000公里 。
相较于开封“一城宋韵半城水”的平面印象 , 杭州的宋韵更加立体一些——无论是看得到的精致 , 还是感知得到的精神——比如街衢、运河、建筑、官衙 , 比如技艺、审美和生活 。 让人惊喜的是 , 这些成果还比较完整地传承到了今天 。
从九里皇城到南吴山北武林13座城门 , 钱塘清波里住着120万人口 。
赵构到杭州后 , 选凤凰山麓临安府治为基营建大内:不合规制的“坐南朝北” , 和太庙、社稷方位 。 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宏伟瑰丽、工力精致、金碧流丹、华灿照映 , 望之若天宫化成”的阆苑仙宫 。 宫城的位置在杭州城南的凤凰山之东——偌大一座宫城 , 金砖踏地 , 竟然都在上城之中 。
这13座城门和152年的“上乘”宫城最终铸就了文明的高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百家争鸣” , 缔造了“第一次的东方文艺复兴”和“世界伟大海洋贸易史上的第一个时期” 。 那个文明而富庶的朝代缓缓走来的时候 , 给我们也给世界打开了神奇大门:“百花齐放”的文化、“市坊合一”的商业、“百工竞巧”的技艺 , 综合而成了一个“诗情画意”的东方 。
如果可以穿越 , 我会去宋朝 , 去认识四分之三的古代发明 , 去领略吴山天风的空灵奇绝 , 去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的一世繁华 , 去体验“点茶、焚香、插花、挂画”的雅致生活……
小可精致入文 , 大可进取卫国
进士辛赞的命运确实有些不济 。
38岁的年纪 , 正是要在仕途上大展宏图的时候 , “靖康之变”发生了 。
身边友人早前就已急急忙忙跟着高宗南渡 , 他却没有 。 一是因为他的族人太多;二是因为他心里有一个更大的计划:隐忍滞北以保实力 , 待王师北伐 。 之后很多年里 , 他违心做了金国的官 , 几经升迁 , 但终于没有做回自己心心念念的宋人 。
为“宋人”身份而孜孜以求的辛赞并不为人熟知 , 但他的孙子 , 你必然是清楚的 。
《射雕英雄传》第八回里 , 黄蓉恢复女儿装扮后去见郭靖 , 唱了一首曲儿:“这是辛大人所作的‘瑞鹤仙’ , 是形容雪后梅花的 , 你说做得好吗?”郭靖没听过 , 更不知道词的含义 , 甚至发问“辛大人是谁” 。
这“辛大人”就是辛赞之孙辛弃疾 , 他曾5次到杭州、7次被弹劾、一生都在力图收复失地 , 一个和李清照同高的“济南二安”、到死都在念叨南宋杭州的人 。
辛弃疾随便一首词 , 都够你我写一辈子 。 一个人一辈子能把文章做好就已非常圆满 。 但他不 , 非要在沙场上也做出个独一无二来 。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 23岁的辛弃疾仅带五十名义兵就敢冲进五万人的金军 , 捕获叛逃头目张安国 , 还策反了近万人马 , 一路南归杭州 , 于是南宋朝野轰动 。 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和智慧?宋高宗“壮声英概 , 懦士为之兴起” , 一见三叹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