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建林|暴雨过后,被遗忘的山西乡村古建( 六 )


汤敏所在的公益组织“古村之友”也参与了“撑伞行动” , 他将这笔钱称为古建的“抢救资金” 。 “完整修缮需要的资金太多了 , 但‘撑伞’的花费平均在2万元 , 几乎每个村子都能筹到 。 ”另一方面 , 修缮文物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 , 村民自行修缮可能会造成二次破坏 , 而“撑伞”的难度较低 , 可以为文物“续命”20年 。
“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它塌掉 , 搭棚子也是无奈之举 。 ”汤敏表示 , 古建筑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 , 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 。 而当地的村民是古建筑保护的最大受益者 , 也是最好的守护者 。 “我们在筹集资金的时候 , 也是在增强村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 他们参与进来后 , 文物保护 , 慢慢变成了文化保育 。 ”
闫建林|暴雨过后,被遗忘的山西乡村古建
文章图片

西庄村魁星楼正在修缮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吴采倩 摄
“每处文物都有独特的价值”
也有“幸运”的魁星楼 , 在大雨前就等到了修缮 。
闫家庄村十几公里外 , 西庄村的魁星楼是一座建于清代的三层三檐砖木建筑 , 1981年被纳入新绛县县级保护文物保护单位 。 今年3月 , 新绛县文物保护中心出资对其进行保护修缮 。
唐大华到达西庄村时 , 魁星楼的修缮工作正干得热火朝天 , 脚手架搭了十几米高 , 周围地上堆着沙石材料 。 据工人们估计 , 12月才能完工 。 周围的村民说 , 县文物局前后来考察了两三年 , 预计修缮费用近百万 。
西庄村的人口是闫家庄的两倍 , 将近三千人 。 村民以做石雕生意为生 , 家家门口摆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拴马石、佛像等石雕 , 经济条件相对较好 。
闫建林|暴雨过后,被遗忘的山西乡村古建
文章图片

西庄村庙会 , 各类小摊挤满了本不宽敞的道路 。 受访者供图
10月18日 , 正逢农历九月十三 , 是村里举行庙会的日子 。
关帝庙前面的街上 , 人声鼎沸 , 小摊、小帐篷挤满本不宽敞的村道 。 彩色的糖果倒在铝盘里 , 现炸的苦荞片在漏勺里浮沉 , 铁锅里炖着冒白烟的凉粉 , 糖炒栗子在不停地翻滚……
这样的热闹庙会 , 一年也没几次 。 西庄村的关帝庙 , 也是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院子里种着长青的柏树 , 木门是后来修建的 , 上面刻着浮雕:一九八六年生三十六岁合捐 。 细碎的阳光洒进关帝庙 , 射在门旁的大红灯笼上 , 正好照出了“保佑”二字 。
村民信奉关帝 , 每逢初一十五 , 都会来给关老爷上香 。 84岁的李兰华 , 银发蓝衣 , 正在虔诚地上香、磕头 , 为关老爷供奉油灯 。 她算是关帝庙的守庙人之一 , 和村里其他几位老人轮流照应着这里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