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以退塘还湿、河道治理、新造红树林等方式引湿地入城

编者按
自然,离城市中的你有多远?自然,又离城市中的你有多近?在如今琼岛的各大城市,于繁华商圈、车水马龙之外,市民想觅得一份大自然的静谧清幽,也并不是难事 。只消寻一处湿地公园,在家门口就可以观赏芦苇湖畔摇曳,游鱼水中嬉戏,偶见白鹭群飞的自然美景 。
近年来,海南各城市飞速发展,却不忘自然生态的修复 。不少城市的河流入海口、原始滩涂地变为湿地公园,鹭鸟纷飞、沼泽湿地、红树成林,这些原生态美景重现人们眼前,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巡护监测下,一些新物种也不断被发现,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轴在人们面前正徐徐展开……
很少有生态系统能像湿地般,总是出其不意地出现 。
山上或海边,河口或田洋,没有固定形态的它们,几乎可以将任何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滋养成生命的容器 。这一容器包罗万象,有飞鸟、走兽,有水草、红树,也有数不清的昆虫与底栖生物 。
如此开放又包容的湿地,却一度与城市站在了对立面 。
过去一百年间,伴随城市扩张,全球超半数湿地遭摧毁 。翻开两张相隔半世纪的琼岛地图,比照曾经纵横交错,而今已然被抹去的河湖沼泽,亦可窥见昔日海南“失地”之困 。
为何不试试像湿地一样开放、包容?
以退塘还湿、河道治理、新造红树林等方式引湿地入城,过去数年间,海南持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建成一批兼具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的湿地公园,如今已有国家级湿地公园7个,省级湿地公园5个,人与自然的距离在不断拉近 。
海口——湿地课堂享自然
3万公顷,这是海口湿地的总面积 。
尽管家底颇丰,“湿地”一词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飘忽于人们的视线之外 。相比森林与海洋给人们带来的直观感受,很少能有人说清楚到底什么是湿地 。
什么是湿地?2016年,海口打响“湿地保卫战”时,不少人开始追问 。
海南:以退塘还湿、河道治理、新造红树林等方式引湿地入城
文章图片

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 。李幸璜 摄
目光最初定格在美舍河 。这条纵贯椰城南北的城市内河,启动综合治理工程后,破天荒地拆掉混凝土堤岸,将一株株红树植物从海岸潮间带移植过来,插进了裸露的淤泥里 。
它们扎下根、抽出新叶,“呼朋唤友”地引来鱼翔鸟跃 。昔日的“黑臭水体”被滋养成湿地生态廊道,惹得不少海口人眼前一亮:原来在城市里,也能离自然如此近 。
2017年,美舍河获批试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 。到湿地公园去,成为人们休闲游憩的一种新选择 。“不仅是休闲游憩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注意到,随着湿地入城,海口自然教育也悄然开启着“新纪元”——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