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峰从何处飞来?由飞来峰名联引发的15副对联,同样令人赞不绝口( 三 )


作者认为 , 当年既然有飞来峰飞来 , 那么如今也有可能有另一个飞来峰再度飞来 。 游客不妨在灵隐寺坐等 , 以禅味来看 。
历经千年变迁 , 冷泉也变得不那么冷了 , 这种暖意就好像是用笑脸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 。
此联巧妙概括了飞来峰之过去古今 , 意味深长 , 妙不可言 。

第10副对联:世出世清一泉水;住无住心半峰云 。
一般来说 , 写飞来峰与冷泉亭的对联 , 都会体现“飞”与“冷”的核心要素 , 字句上嵌入飞和冷的字眼 。
但是这么写多了 , 就成为了俗套 , 无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而这副对联就很巧妙了 , 没有在字面上直接体现飞与冷 , 但是呢 , 我们仔细品读对联的文字 , “世出世清”自然就是冷泉 , “住无住心”自然就是飞峰 , 联语之妙 , 在于推陈出新 , 含蓄有味 , 令人拍案叫绝 。

第11副对联:南高峰、北高峰 , 世事尽傥来 , 莫问峰来何处;在山泉、出山泉 , 人心先耐冷 , 才知泉冷几时 。
南高峰与北高峰是杭州著名的经典 , 作者巧妙把飞来峰与南北高峰类比起来 , 自然形成一种韵味 , 让人不必纠结飞来峰从何处飞来 。
下联同样妙不可言 , 在山泉与出山泉的对比 , 在品味之中 , 自然会有“泉自几时冷起”的答案 。
第12副对联:峰从西竺来 , 云根无住;泉自上方出 , 月印长圆 。
第13副对联:风既能飞 , 去来何碍;泉宜可饮 , 冷暖自知 。
第14副对联:菩萨也具热肠 , 泉水何尝着意冷;世界分明实地 , 峰峦怎见是飞来?
第15副对联:不必问泉冷何时 , 舀一勺煮沸沏茶 , 便算此行有幸;毋须考峰来甚处 , 看几眼腾飞架式 , 可云这次不空 。
由于原对联的影响太大 , 很多人写对联 , 总是会考虑飞与冷的问题 。 而这副对联 , 另辟蹊径 , 作者另写文章 , 不去考虑答案 , 而是开门见山 , 直接说“不必问”和“毋须考” 。
就像有人问你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 老实人会不停思考 , 而聪明人则是反问一句 , 让对面无话可说 。
这副对联的写法 , 相当有灵性 。 当然 , 作者看似不回答 , 但是他其实通过另一种方式在回答 。

写冷泉之冷 , 没有直接说 , 而是喝下冷泉之茶 , 便算幸运 , 通过一个“幸”衬托冷泉之“珍贵” , 仿佛喝的不是冷泉茶 , 而是智慧与感悟 。
写飞来峰 , 也不去问前因 , 只看眼下的景色 , 说一句不虚此行 , 便让人感受到飞来峰依然充满着魅力 。
这种手法真是巧妙 , 令人赞叹啊 。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
【文旅部|峰从何处飞来?由飞来峰名联引发的15副对联,同样令人赞不绝口】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