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迄今千年宋朝开通的晋祠四水“赤桥水磨”( 二 )


水磨的加工原理及过程
水有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化原理,水从高处流下,由重力势能转变为机械势能,水不停地冲动木轮转动,通过木轮传动带动石磨转动,把粮食粉碎,形成各种粮食制品。水磨由木轮和两石盘组成,上石盘固定,悬挂在空中,上有一小孔为粮食的加工入口,下石盘和木轮连在一起转动。木轮用坚硬不变形的枣木做成,石盘为有棱沙石,加大摩擦力。上下磨盘之间有严格的间距。磨粮食时要调整上磨盘的高低来确定上下磨盘的间距。石磨转动时,粮食会自动从小孔流到两磨盘之间,磨碎后从磨盘周围流出。
一盘水磨一天可加工二担面,碾三担米(一担168市),大磨可磨面四到五百斤。水磨生产按二班倒,十二小时制每班3至5人,下午进行粮食清理,用水洗好晾出,准备下班生产原料。水磨上游有两个水口,一为进水口,二为退水口。
灌溉|迄今千年宋朝开通的晋祠四水“赤桥水磨”
文章插图

据《晋祠志》记载:光绪末,晋祠正常生产的水磨67盘(另有几盘荒废),其中:北河13盘,中河28盘,南河11盘,陆堡河15盘。北河水经纸房村流入赤桥村,在豫让桥南分为上下两区:上区向北流入西镇,为智伯渠的主流,下区向东流入硬底、小站营、五府营。
在赤桥村利用地势落差有元吉磨(俗称上头班磨,一碾磨)、双合磨(上二班磨,左右二磨)、鼎新磨(上三班磨,一碾两磨犹如鼎立,故名鼎新)、大观碾(大门碾,左碾右磨)、文范磨(火烧磨,右碾左磨)、刘家磨(牛家磨,左右两磨)、闯道磨(上下两磨)七个磨碾,其中以三班磨规模较大。水磨多但不妨碍灌溉农田。在金宣宗贞佐年间,中书省下令,农夫溉田之时,碾磨即停不容碾磨塞流,有妨灌溉,成为一大憾事。
水磨的历史贡献
宋范仲淹《咏晋祠水》:“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杨二酉《四水青畴》:“瓮山山下泉,一派分南北。南水支为三,四达真有力。汾西万顷田,共食灵祠德。 绿野霭黄云,千年无旱色。”
灌溉|迄今千年宋朝开通的晋祠四水“赤桥水磨”
文章插图

清翰林郑昆瑛《晋祠难老泉赋》: 若夫悬流喷雪,激浪翻银。绿苔齿齿,白石粼粼。翠浮南涧之藻,波紫萦曲诸之。郁云碓之旋转,倏玉屑之飞尖。殷雷忽疑夫动地,捣杵无借于春人。万古如斯,不舍昼夜。…”当地风俗,富者以有水磨为美产,商人以守水磨为良业。水磨加工的粮食必须经过水洗,去除杂质、秕子,保持食品的纯净。
灌溉|迄今千年宋朝开通的晋祠四水“赤桥水磨”
文章插图

灌溉|迄今千年宋朝开通的晋祠四水“赤桥水磨”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