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娟|节后总结:这些乡村,凭啥成为新“网红”?秘诀原来如此( 四 )



谢娟|节后总结:这些乡村,凭啥成为新“网红”?秘诀原来如此
文章插图


谢娟|节后总结:这些乡村,凭啥成为新“网红”?秘诀原来如此
文章插图

政府没有大兴土木,没有画一个圈,没有打造一个景区。仅仅以减免租金等方式,邀请专业人士往修旧如旧的“老房子”里填充年轻人喜欢的“潮文化”和“文艺情调”。
政府做的,是把环境打扫干净,辟出停车场,在村路口竖几块详细的参观指示牌、村庄历史介绍牌。

谢娟|节后总结:这些乡村,凭啥成为新“网红”?秘诀原来如此
文章插图


谢娟|节后总结:这些乡村,凭啥成为新“网红”?秘诀原来如此
文章插图

可谓以“最少、最自然”的干预,重建乡村浏览的趣味。
比如这里的扎染手工作坊“云缬坊”,是松阳返乡青年所创立。几年前,纺织工程专业出身的“85后”青年叶科看到家乡的发展,将扎染这项传统工艺融入创意元素,带回松阳。
松阳是茶叶大县,何不用茶叶染布料,做成留有茶叶清香的手帕、丝巾和香包?就这样,他从茶叶末、茶叶梗中提取茶色素,制成的“茶染”物品颇受游客欢迎。
在平田村,“翎芳魔境”是生活美学实践家王翎芳打造的乡村美学聚集地。在这里工作的女生被称为“小爱丽丝”,男生被称为“小汤姆”。

谢娟|节后总结:这些乡村,凭啥成为新“网红”?秘诀原来如此
文章插图


谢娟|节后总结:这些乡村,凭啥成为新“网红”?秘诀原来如此
文章插图

23岁的山西姑娘马娟娟就是“小爱丽丝”之一。去年,学影视剪辑的马娟娟因旅游来到松阳,发现这里“空气好,年轻人多,有些小店既休闲又有趣,幸福感很强”。她留下来,成了乡村艺术小店的青年代言人。
62岁的村民鲍金红是变化最大的“小爱丽丝”。她原本是松阳的一名茶农,参与了“翎芳魔境”举办的培训班,学烘焙,做甜品。原本腼腆羞涩的鲍阿姨,经过600多天的培训,气质蜕变。如今看见游客,她会亲手送上一块甜点,和大家主动寒暄。
“优质的生活体验都在最深的乡村里。”马娟娟说。
当游客们沿着山村小道拾级而上,不经意间就能发现大牌设计师的作品。它们以夯土房的外貌呈现眼前,与村庄、云海、山景融为一体。让人感觉不到是“景点”,感觉不到有“管理”。

谢娟|节后总结:这些乡村,凭啥成为新“网红”?秘诀原来如此
文章插图

它的趣味,正在于政府“退后”,而让乡村文化内容本身,让设计师和年轻人自己“靠前”。
精品项目、年轻人才
龙尾巴村的故事有相似,也有不同。
杜勇是土家族人,对这片土地和土家族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感。交流中心大堂有一面墙壁,粗看“雕梁画栋”,近看“奇奇怪怪”。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