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娟|节后总结:这些乡村,凭啥成为新“网红”?秘诀原来如此( 二 )


文章插图

云山上的古村落
松阳建县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留着100多个格局完整的古村落,其中评上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多达75个,数量之多,居全国前列。
然而山高地远,古村落的聚集,本身就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困难。
也是2015年,在当地政府的邀请下,一批文旅人、设计师前往松阳考察。然而一番分析,让人担忧:这里没有高铁,交通不便,从上海开车5小时才能到,连片山区,做项目很难。
“自然资源秀丽,漫山云雾,没有工业污染。”来自上海的乡伴文旅团队(下文简称“乡伴”),对松阳的喜爱是掩饰不住的。
村子古树多,说明此处几百年未经自然灾害,生态宜居。包括祠堂、庙宇、溪流、水井等在内,古村格局和文化肌理保留相对完整,十分难得。
最终,乡伴选中松阳榔树村,计划在此打造浙江省第一个以民宿综合体立项的项目“揽树山房”。这座曾有300户人家的村落,彼时只剩十几栋破旧的夯土房和几户人家,全村空心化。
当大城将目光、资源重新聚焦乡村时,个中艰辛超出想象。
越界,做“新村民”
起初造民宿时,乡伴听不懂村民的“语言”。
“今天有人说渣土车轧了我家茶叶,明天说砌的石头坎离祠堂太近。”“揽树山房”项目负责人谢娟说,村民不会直接表达意见,貌似不停地“找事”。
但慢慢地,她理解了,村民虽然已经住在山下,但他们认为祠堂还在,这片土地仍是家园,他们可以为自己的家提意见。
同理,既然大项目进驻村子,谢娟就是村里的“乡绅”,从这户人家叫人采茶叶,到那户人家小孩找工作,事无巨细,都需要“管一管”。

谢娟|节后总结:这些乡村,凭啥成为新“网红”?秘诀原来如此
文章插图


谢娟|节后总结:这些乡村,凭啥成为新“网红”?秘诀原来如此
文章插图

揽树山房大堂
谢娟戏称,自己的角色不仅是“项目经理人”,更像一个“村庄大管家”。唯有如此,才能与当地村民融为一体,项目也才能真正落地乡村、反哺乡村。
大城能为小村提供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但原汁原味的本土内容,依然得留给当地人去做。
比如民宿的服务人员大多来自村民。谢娟说,未来就连管理层也会逐渐替换为当地青年。
比如,项目二期建设刻意找了本土的施工团队,也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工作机会,让他们对村庄的建设有“参与感”“成就感”。
还比如,委托村民代养了几百只鸡,一方面作为餐饮采购的原料,另一方面,村民仍然可以在民宿门口卖土鸡蛋、四都萝卜。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千里之外的龙尾巴村。
同济大学教授韩锋前往张家界考察时,对杜勇提出一个理念:社区协同。项目不是单一的,必须发动全村人一起参与。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