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6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 四 )


一、 关于农村的“法治”与“人治”
在“礼治秩序”一文中 , 费老认为西洋社会是法治社会 , 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 并强调法治的意思并不是法律本身能统治社会、管理社会 , 而是“人依法而治” , 通过法律的约束来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这个主题与党的十八大以来 , 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的治理理念异曲同工 , 突出了当时“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 , 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 , 观察社会、剖析社会拯救社会的家国情怀 。“乡土社会中 , 礼是公认的、合适的行为规范 , 合于礼的行为就认为是对的 , 社会中根据礼而积累的经验就认为是传统 。”一定程度上 , 这依然是当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 而有些乡土社会中的陋习 , 依旧认为是合“礼”的 , 也就被当成所谓传统 , 比如重男轻女的思想 。在农村 , 如果发生诉讼 , 上了法庭 , 无论是被告还是原告 , 都会被他人认为是不光彩的 , 这一定程度上也是所谓“礼”的观念的根深蒂固 。因此法治的推广 , 在农村依然任重道远 。
二、关于“文字下乡”
教育永远是时代的主题 , 即便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条件下 , 依然涌现出有一大批杰出人才 , 通过人物传记会发现 , 他们的成才 , 与后来的受过的教育密不可分 , 而在当时 , 教育机会是极度的不平等 , 乡土社会中文盲一大片 , 文字下乡难 , 难就难在于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 , 在乡土社会中讲究的是时效性、直接性 , 从某种意义而言 , 文字是一种不太完善的间接说话工具 , 在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经验主义至上的环境中 , 文字表述似乎是一种奢侈的方式 。时代快速发展至今天 , 教育平等依旧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 农村教育问题突出 , 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分配合理性问题 , 另一方面是个人自身重视教育的程度 。而新时代背景下 , 教育的目的远不止教会学生认识几个文字 , 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 特别是要培养他们深厚的学识基础、广阔的视野格局 。眼界开阔了 , 思维就不容易受限制 , 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就会多一点 。

乡土中国读后感6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

文章插图
三、关于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

乡土社会的结构格局是差序格局 , 费老把这种人际关系比喻成“以自己为中心 , 波浪似地向外扩散 , 犹如水中投入一个石子后的水波 , 一圈圈推出去 , 越推越远 , 也越推越薄 。”不像西洋社会中那么界限分明 , 在中国通常是以己为中心 , 以情为权衡 , “在西洋社会中争的是权 , 而我们是攀关系、讲交情 。”这情又依赖于血缘和地缘 , 推及到人、家、国 , 并且是富于伸缩的 。因此在乡土中国“公”“私”也是相对的 , 这只是取决于群己、人我的划界问题 。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儒家学说有莫大的关系 , 此差序可以理解为儒家的“伦理” , 人与人之间是有相对的差别、秩序的 , 每个人克己复礼 , 修身养性 , 对亲人同胞以孝悌 , 对朋友主忠信 , 自然本立道生 , 伦常所构成的网络就是稳固的 。因此乡土社会中的道德也是私人的 , 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 , 并且更偏重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既然乡土社会中存在这些现实的问题 , 无数仁人志士也在思考变革之道 , 张冠生认为是“志在富民” , 梁漱溟认为是“培养人心” , 而费孝通认为是“制度设计” 。
费老终其一生都在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视角 , 思考社会的变革之道 , 在学以致用的心态下 , 坚持实地考察 , 走入基层调研 , 也曾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但他那种实事求是 , 敢于探索 , 追求学术真理 , 让我们见证了一代大师的风范 , 为中国社会学研究开辟了广阔天地 , 以朴素的情怀 , 深刻的见解剖析中国基层社会 。最后以费老先生在80 大寿上 , 讲的意味深长的16字箴言 , 总结其大师风范:“各美其美 ,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 天下大同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