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国大运河:没想到这个普通的粮仓,能把粮食保存1300多年

大家好,我们的建筑尘封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南新仓位于北京东四十条22号,几处不起眼的矮房,点起了招引食客的大红灯笼。精致的装修赋予了他们全新的使命。唯有一些标志性的门牌——皇家粮仓,还显示着这里曾经的功能。


黄河|中国大运河:没想到这个普通的粮仓,能把粮食保存1300多年
文章插图

“皇家粮仓”现在已经改造成艺术街区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流传甚广的一句古话。作为封建王朝维系统治的重要纽带,运河岸边的众多粮仓也见证了中国漕运制度的兴衰。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一座几十万人口的古城,这里人生活安逸。对他们而言,身居古城本身就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黄河|中国大运河:没想到这个普通的粮仓,能把粮食保存1300多年
文章插图

浚县的黎阳仓遗址黎阳仓遗址2011年底,一支考古队也进驻浚县县城东的大伾山,他们所寻找的是一处传说中的国家粮仓。黎阳仓的考古发掘工作是从10年11月底开始的。根据目前的这个考古进程的情况呢,黎阳仓的面积有7万多平方米,已经发现的探明的这个仓窖有84个之多。


黄河|中国大运河:没想到这个普通的粮仓,能把粮食保存1300多年
文章插图

《浚县志》有记黎阳仓乃隋文帝所致。隋朝建立之初,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政治中心仍在北方。为了充足京师长安的粮食供给,统一中国的隋文帝下令重开漕渠,想通过水路运输,把江南地区的粮米运至长安。自此,包括黎阳仓在内的众多大型粮仓,陆续出现在黄河沿岸。作为水路运输的中转站,粮仓在之后的上千年里承担着维系封建统治的重要任务。


黄河|中国大运河:没想到这个普通的粮仓,能把粮食保存1300多年
文章插图

洛阳定鼎门在今天的洛阳市洛龙区,静静的矗立着一座旧城门遗址——定鼎门,隋唐洛阳城的最南门。在定鼎门遗址的二楼,放着一座沙盘,隋唐时期,皇城的格局清晰在目。历史上第一个通过这道城门的皇帝,正是隋炀帝杨广。隋文帝时期,长安城外复杂的交通地势,一直是阻碍漕运最大问题。关中每遇灾荒,都会发生官民一起到洛阳就食的事情。彼时的长安似乎已经渐渐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迁都的计划,便在文帝的儿子杨广心中慢慢成形。


黄河|中国大运河:没想到这个普通的粮仓,能把粮食保存1300多年
文章插图

洛阳龙门石窟隋炀帝杨广对三面环山,北靠黄河的洛阳心仪已久,登基之后,立刻下诏在此兴建都城,并召集百万余人以洛阳为中心,分别向南北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这条全长2700多千米之字形的人工河道,就是后人所说的隋唐大运河,它的出现就此打开了中国漕运繁盛时期的大门。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