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泰山封禅怎样走下神坛?( 四 )


民国以后的现当代政治领袖中,登过泰山的人屈指可数。为什么政治领袖越来越不热衷登泰山了?一个是时代不同了,领袖的产生机制、评价机制均发生了根本变化。政治领袖不需要用登泰山来证明什么,反而登泰山容易让人产生与封禅祭祀相关的联想。二是不愿,泰山封禅历来多有歧义,大家不愿意因为登泰山而遭人议论。三是不能,即便是有想借泰山婉转表达良好心愿的想法,由于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也会让人觉得时机不成熟。
两千年来,封禅祭祀从多到少、从少到变、从变到无,呈现了这样一种演化路径:从神祇本位走向政治本位,从礼仪本位走向实用本位,从神秘本位走向日常本位。泰山封禅一步步走下神坛。时至今日,泰山更多地已经成为一座风景山、艺术山、旅游山。泰山所承载的政治意蕴已经逐渐成为厚重的人文底色。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如果人们以后会在泰山举办一个隆重的庆典,这个庆典既承载着国泰民安的历史希冀,更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时代也会赋予这个庆典以全新的意义,这已经完全不是封禅的逻辑,而是泰山的逻辑、民族的逻辑、未来的逻辑。(大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李梦馨 朱子钰 报道)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