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泰山封禅怎样走下神坛?

意象|泰山封禅怎样走下神坛?
文章插图

意象|泰山封禅怎样走下神坛?
文章插图

意象|泰山封禅怎样走下神坛?
文章插图

泰山有巍峨峰岭,是青山山水;“泰山上神多”,是神仙山水;有关泰山的诗文、书法作品丰富多彩,泰山是艺术山水;甚至在个别时候或个别区域,泰山还曾是流寇、义民盘踞过的“江湖”。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泰山主要作为政治之山、礼制之山、国家之山而存在。
随着历史的发展,泰山的功用、人们对于泰山的印象几经嬗变。鹿锋,泰山学院客座教授、泰安市社会科学理论专家、山东省社会工作专家库成员,长期致力于泰山历史文化研究,其所著《泰山何以独尊》,讲述了这一名山的历史演化。
意象|泰山封禅怎样走下神坛?
文章插图

深度参与历史书写的泰山
鹿锋说,作为一座被高度政治化和社会化了的青山,泰山有着极强的历史黏性,而这种历史黏性主要来自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政治活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之说,唐张守节在其《史记正义》中解释“封禅”为:“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据此,“封禅”至少具有如下要义:特定地点在泰山,有特定人员帝王出席,而且应当具备两个环节,封禅在山上祭天,在山下除地。
今天能被证实第一次举行泰山封禅的帝王就是秦始皇。秦始皇与泰山的渊源颇深,他在泰山留下了今仍可见的唯一秦代碑刻——秦泰山刻石,以及被后人称为“无字碑”的石阙。“泰山”之名的由来,也与秦始皇有关。他令文臣将国号“秦”字底部的“禾”换成五行中代表秦德的“水”字,创造出一个新的汉字“泰”。“泰”字有“秦”字之形,承“太”字之音,寓秦朝之德,正大山之名,由此,“太山”成为“泰山”。
自秦始皇至宋真宗,共有7位皇帝进行过封禅。7位皇帝中除了武则天就近在嵩山封禅,其他皇帝的10次封禅均在泰山。可见,即便身为九五之尊,也并非人人都能封禅。
泰山封禅的条件有三个:其一,易姓而王,国家一统;其二,事功卓著,百姓安乐;其三,天降祥瑞,时呈吉兆。三个条件中,天降祥瑞是关键,是硬件;其他两个条件是基础,是软件。没有功业基础,不干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是不好意思到泰山封禅的,但若仅具备了功业条件而缺乏祥瑞条件同样不能到泰山封禅。
齐桓公成就霸业,睥睨群雄,极想封禅,但被管仲以没有祥瑞为由而制止;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几经参酌筹备,数次将欲成行,但不是遇天出彗星就是遇地生水灾,最终也未能封禅。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