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泰山封禅怎样走下神坛?( 三 )



“泰山意象”的产生
对于封禅而言,泰山封禅的实质是“天人合一”思想与“君权神授”观念的外化,其思想来源并不独特。但通过封禅,却让“青史山水”的泰山构建了具有历史哲学意义的“泰山意象”。
意象|泰山封禅怎样走下神坛?】人们赋予自然山水以社会意义;自然山水以其社会意义参与历史的书写;参与历史书写的自然山水为历史书写提供新的方法论——这便是“泰山意象”。“泰山意象”是如何参与历史书写的?效用又怎么评判?可以从三个方面看:
一是情势。泰山封禅不是偶然事件,如前文所述,泰山与天、地、人的独特关系,使其成为历代帝王青睐的封禅之地。自秦始皇后,泰山的自然与人文禀赋因这种历史情势而被进一步激活,泰山封禅因而成为国家祭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基本条件。
二是问题。封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王朝的合法性。家族承继和易姓而王是古代帝王获得政治权力的两种方式。很显然,易姓而王的合法性是需要依据的。齐人邹衍基于阴阳五行学说而创立的五德终始说为封禅奠定了理论基础,泰山封禅以此为依据可以证明王朝的德命相合,又通过国家仪典的昭示与宣告,在实际政治操作的层面,客观上起到了缓解、包容帝国形成之后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张力的效用。这便是通过问题找到作用。
三是道理,也就是显现的意义。在太史公传统的言说方式中,“泰山意象”为表达“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学观念提供了新的方法。在几千年的风雨积淀中,泰山成为意识形态、统治及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观念中,泰山甚至可以作为“历史”的代名词。比如人们常说的“责任重于泰山”等,他们所强调的并不是山体的重量,所表明的真正意义是“责任重于历史”。
意象|泰山封禅怎样走下神坛?
文章插图

泰山封禅一步步走下神坛
秦始皇之于泰山责任重大,他通过泰山封禅,确立了泰山祭祀的地位,推进了泰山信仰的构建,深化了泰山形象的内涵。但其实泰山封禅这件事一直伴随着争议。如秦始皇登山途中遇雨,被齐鲁儒生奚落为不懂礼仪而导致老天生气;唐代的封禅屡经激辩;宋真宗为了达成封禅,竟然暗地里给大臣送礼。不过,对于封禅,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到明清,皇帝们干脆“少惹麻烦”,彻底放下了封禅这个烫手的山芋,直接改为祭祀,因为相对于封禅的正式,祭祀可以亲自去,也可以派人去,形式多样,并且不会有歧义,更重要的是省心省时省钱。明代皇帝先后28次祭祀泰山;清康熙、乾隆更是有20多次祭祀或登览泰山的经历。特别是乾隆,还饶有兴致地为泰山写了170多首诗,好诗虽不多,但毕竟在这位皇帝眼中,泰山越来越像座山了。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