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追沙30年 让敦煌鸣沙山“鸣”声再起( 三 )


中国古代文献对鸣沙也有记载——在东汉的《三秦志》中 , 就记载了敦煌鸣沙现象 。 中国是全世界有关鸣沙记载最早的国家 , 可在相关研究上却罕有发声 。
一些逐渐流传的鸣沙山“名不符实”的言论 , 也成为屈建军决心投身鸣沙研究的动力 。
根据专家评审的意见 , 屈建军一次次修订完善申报材料 , 终于在第四次申报后 , 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的立项资助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屈建军听闻 ,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有一组未被破坏的鸣沙群时 , 他立马就赶到沙漠所在的阿拉善右旗 。 屈建军向当地旅游局咨询 , 对方却把“鸣沙”听成了“明沙” , 并热心地告诉他 , “所有没长草的沙子都叫明沙” 。
求助无果 , 屈建军只好一点儿一点儿地找 , 一个坡一个坡地爬 , 终于找到了那块儿神奇的地方 。
随后 , 屈建军根据沙子的粒度进行了分选 , 将响的、不响的分门别类 , 再拿到实验室用显微镜挨个观察 。 “多孔(坑)状结构”可能是鸣沙发声的关键所在 , 在筛选了大量沙子后 , 屈建军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
但他无法确定自己的结论 , 便想着用主要成分和沙子一样都是二氧化硅的玻璃球做一次对比实验 。
他找到研究院一位化学方面的专家 , 向对方请教 , 什么东西能让玻璃球表面出现孔洞 , 那位专家告诉他是氢氟酸——这是一种具有极强腐蚀性的液体 。
屈建军想办法找来了一瓶氢氟酸 。 没有专业的实验环境 , 他便在宿舍的窗户外边放了一个装有玻璃球的塑料杯子 , 倒上氢氟酸 。 两种物质相互作用 , 味道刺鼻 , 屈建军连忙关掉了自己的窗户 。
本次实验印证了屈建军的猜想——玻璃球表面呈多孔(坑)状结构后也具备了发声的先决条件 。
基于缜密的科学研究 , 屈建军提出 , 沙丘自然沙粒表面由风蚀、水蚀、化学溶蚀及硅凝胶沉淀等多种因素形成多孔(坑)状结构所构成的共鸣腔 , 才是鸣沙发声的关键所在 。
这一结论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 1992年 , 研究粉体工学的日本学者三轮茂雄为此专程赶到中国 , 为屈建军送来一瓶来自日本的鸣沙 , 并和他又去了一次巴丹吉林沙漠 。
然而 , 这一次科考 , 让屈建军留下了终生的病痛 。 在车辆开进沙漠腹地后 , 司机因为欠缺“沙丘的迎风坡是缓坡、背风坡是陡坡”的知识 , 将车子一头开进了沙地里 , 坐在座椅中间、没有系安全带的屈建军差点被撞得没气了 。
“嗓子变成了真空的地带 。 ”屈建军说 , 车祸现场历历在目 。 直到当地一位牧民旗长用帮小孩子砸背的方式对他进行急救后 , 他才将一口气吐了出去 。 如今 , 他晚上睡觉 , 还要戴上呼吸机 , 以应对不时出现的不能自主呼吸的情况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