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追沙30年 让敦煌鸣沙山“鸣”声再起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王豪 马富春
敦煌|追沙30年 让敦煌鸣沙山“鸣”声再起
文章图片

屈建军在沙漠里科考 。 受访者供图
敦煌|追沙30年 让敦煌鸣沙山“鸣”声再起
文章图片

鸣沙山月牙泉 。 受访者供图
无论是《大唐西域记》里的“歌哭之声” , 还是清代诗人朱坤笔下“初闻殷殷继咚咚 , 馀音似与宫商配”的形象描述 , 甘肃敦煌的鸣沙山 , 皆因沙“鸣”享誉世界 。
【敦煌|追沙30年 让敦煌鸣沙山“鸣”声再起】《敦煌县志》中写道 , “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 鸣沙胜景 , 也被人誉为“天地间的奇响 , 自然中的乐章” 。
然而 , 在上世纪90年代末 , 享誉中外的敦煌鸣沙却因丧失发声机理 , 忽然“哑”了 。 这个让很多游客败兴而归的悄然之变 , 引发了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的关注 。 在他看来 , “鸣沙不鸣 , 定有深刻的科学机理要探究” 。
此后 , 近30年里 , 屈建军一直伴风而行 , 追沙而为 , 在钻研防沙治沙技术的同时 , 寻找着鸣沙山背后的发声机理 。
正是这份坚持 , 让鸣沙山又演奏起了“初如丝竹管弦 , 继若钟磬和鸣 , 进而金鼓齐 , 轰鸣不绝于耳”的美妙乐章 。
地理老师结缘鸣沙研究
现年59岁的屈建军还记得自己与沙“结缘”的契机 。
1985年 , 从西北大学毕业仅3年的他还是陕西杨凌一所水利学校的地理老师 。 当年暑假 , 他以“不要工钱只管吃住”的回报 , 在一支沙漠科考队里承担了“扛机器”的“苦差事” 。
和科考队朝夕相处 , 一起工作 , 打开了屈建军认识沙漠的一扇窗 。 也是这一次科考 , 让屈建军彻底迷上了与沙漠有关的一切 。
他至今记得 , 科考的最后一站是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的毛乌素沙漠 。 结束工作后 , 他在沙漠里漫步 , 夕阳打过来 , 沙子金光闪闪 , 一望无垠 。 那一刻 , 他决心投身沙漠研究事业 , 解开隐藏在这些神秘未知的人迹罕至之地里的诸多谜题 。
屈建军先是给相关研究机构写信表达了自己想去工作的想法 , 同时又报考了研究生 。 3年之后 , 他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前身之一——采访人员注)
1989年12月 , 屈建军开始跟随老师到敦煌开展治沙研究 。 通过不断监测 , 不断试验 , 他们解开了莫高窟窟区的风沙运动规律和危害方式 。 其间 , 根据研究发现的三组风向 , 在莫高窟窟顶戈壁区处建立了“A”字形阻沙栅栏 , 使吹向莫高窟的沙量大大减少 , 并让以阻为主、固输结合的“六带一体”风沙危害防治体系得到了推广应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