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追沙30年 让敦煌鸣沙山“鸣”声再起( 二 )


“由于过去对沙漠的认识、对风沙运动规律的理解并不深入 , 防沙治沙仍停留在‘靠经验’‘摸索干’的层次 , 很容易失效 。 ”屈建军说 , 正是这样的实践经历 , 让他意识到“揭示科学原理”的重要性——只要把最基本的原理抓住了 , 就找到了指挥后续工作进行的“总机关” 。
抱着这样的科研精神 , 他又对高寒地区青藏铁路沙害形成机理及防治技术、东南沿海国防设施区海岸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极端干旱区文化自然遗产和重大工程建设风沙灾害防治等项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 。
他本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科苑名匠”等荣誉称号 , 科研成果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奖)、以及多项省部级奖一等奖等 。
学生为他设计的微信头像就是他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写照——穿着冲锋衣 , 手上牵着一匹骆驼 , 奔走在茫茫的荒漠戈壁之间 , 凉水就馕饼是他惯常的食物 , 经常还有咬起来咯吱作响的沙子成为“调料”混入其中 。 风吹日晒下 , 他的皮肤变得黝黑粗糙 , 但脸上却洋溢着微笑 。
与沙丘交友 破解鸣沙之谜
但幸运的是 , 在这样枯燥的研究生涯中 , 屈建军找到了一个能让自己“苦中作乐”的研究方向——破解鸣沙之谜 。
游客觉得鸣沙山“名不符实”的遗憾是促使屈建军开始相关研究的“引子” 。 依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 敦煌旅游业爆发式增长 , 饶有趣味的滑沙项目更是受到游客热捧 。 可与此同时 , 当地生态受到破坏 , 鸣沙山已经很难再发出“如歌”“如雷”的声音 , 这也让在沙“鸣”当中得到慰藉的屈建军感到可惜 。
“与沙丘交友 , 才能真正认识沙漠 。 ”回顾自己的初心 , 屈建军决定抽出一部分精力 , 来破解“鸣沙为何而鸣”的自然界谜题 。
“科学不就是为了解开这些谜题 , 找到其背后的事实和规律吗?”屈建军说 。
此后数十年 , “鸣沙”便成为屈建军最为感兴趣的课题之一 。 尽管这个研究是一波三折 。
“开始 , 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 连我的老师都觉得这种研究毫无意义 。 ”屈建军连续3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都被驳回 , 参与评审的专家一致认为 ,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研究 , 涉及声学、地理学、气象学、地质学、风沙物理学等一系列学科知识 。 甚至还有人反问他 , “你不觉得这样的谜题没被解开 , 显得更加浪漫吗?”
认准了就不退却 , 屈建军还是想做 。 为此 , 他开始做研究储备 , 了解鸣沙研究的科学进展 。 他发现 , “鸣沙”研究在国际上很火 , 日本、美国科学家已有大量积累 。 被誉为风沙物理学的奠基人拜格诺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常年摆放着两个瓶子:一个装着玻璃球 , 另一个装着鸣沙 , 就是为了探究鸣沙的机理 。 遗憾的是 , 拜格诺一直没有解答出沙子为何发声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