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拥有远超过目前位置所需的能力 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其中涉及到了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许多重要理念,涵盖了政治学、哲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其中内含的思辨精神以及对真善美的孜孜以求,使其成为思想史上的一本不朽名作,在许多图书馆和书店都始终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

一个人拥有远超过目前位置所需的能力 理想国

文章插图
【一个人拥有远超过目前位置所需的能力 理想国】然而限于文化差异和阅读水平,许多人都不得其门而入,张巍教授在探讨古希腊哲人如何取代智者和诗人时,对于《理想国》有着独到的解读和分析,并指出阅读理想国的钥匙在于,认识到它的主脉“灵魂与城邦的类比” 。
对话发端于一个苏格拉底式的问题:什么是“正义”(dikaiosunē)(I.331c)?不过,这里提出的并非一个纯理论问题,因为第一卷里苏格拉底与智术师色拉叙马霍斯针锋相对的谈话里,就已屡次强调正义问题乃是涉及一个人应当以什么方式来生活的大事(I.344e,347e,352d) 。在批驳了几种流俗的“正义”观之后,第一卷的讨论虽然貌似无果而终,却在谈话者中间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正义是灵魂的一种美德(aretē),不义是灵魂的一种邪恶(kakia) 。
一个人拥有远超过目前位置所需的能力 理想国

文章插图
第二卷伊始,苏格拉底在格劳孔和阿得曼托斯两兄弟的劝说和敦促下,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展示什么是正义本身,什么是不义本身,两者对灵魂各生发何种效果,并以此为基础来证明行正义之人的生活乃是最善的生活 。与短篇“苏格拉底对话”不同,苏格拉底从《理想国》的第二卷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正面阐述自己的思想 。
他放弃在第一卷及其他短篇对话录里常用的“诘难法”(elenchos),运用一个全新的方法,此即“灵魂与城邦的类比”(analogia),并称其为一个间接的路径,也就是说,讨论将“间接地”从城邦的正义导向个人的正义(II.368d-369b,参考IV.434d-e) 。苏格拉底提出,有两种正义——灵魂中的正义和城邦中的正义,后者要比前者宏大,所以更容易被发现;因此更为便捷的讨论方式是把对灵魂之正义的探索放大为对城邦之正义的探索 。于是,类比的关系首先建立在灵魂和城邦各自所拥有的相似属性(即“正义”)之上 。
确立了“灵魂与城邦的类比”关系以后,至为关键的决定是,苏格拉底及其对话者没有满足于惯常的做法,以某个现存的城邦为依据,出发去寻找正义 。他们要立即着手创建自己的城邦(II.369a) 。苏格拉底说,如果能通过谈话(logōi)看到一个城邦的成长,就能看到那里正义和不义的生成(同上) 。
一个人拥有远超过目前位置所需的能力 理想国

文章插图
谈话者们共同创建的正义的城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II.369c-372e)以社会分工为原则,虽然被苏格拉底戏称为一个“真正的城邦”(II.372e),却是一个非政治的初民社会,在那里无论正义和非正义都不存在 。因此,它要被扩张成一个“繁华的城邦”并被净化(参考III.399e),这是第二个阶段(II.372e-IV.427d) 。构成这个城邦的是著名的三阶层:生产者(II.369c-372d)、卫士(II.373e-III.412b)及统治者(III.412b-417b) 。
在第四卷里(IV.427d),正义的城邦宣告建成,接下去只需找寻已然蕴含其中的正义,这体现为每一个阶层只做它自己分内的事,从而达致社会的和谐(IV.433b) 。随后,按照最初的方法设计,城邦之正义被按部就班地应用到灵魂之正义 。为了使“灵魂与城邦的类比”关系继续发挥效用,两者在结构上也必须相似 。
这正是为什么,正义的城邦拥有的三阶层恰恰与灵魂的三部分一一吻合:生产者阶层对应欲望部分,卫士阶层对应情感部分,而统治者阶层对应理性部分(IV.435c-441c),于是灵魂之正义也与城邦之正义相似,是一种三部分各司其职而达致的内在和谐,也就是说,由理性部分统治,情感部分协助,而欲望部分则被统治(IV.432b-434d) 。更为巧合的是,城邦里的其他美德(aretai),也与灵魂里的其他美德一一对应,譬如“智慧”(sophia,讨论分别见于IV.428b-429a及442c)、“勇敢”(andreia,讨论分别见于IV.429a-430c及442b-c)和“节制”(sōphrosunē,讨论分别见于IV.430d-432b及442d) 。
一个人拥有远超过目前位置所需的能力 理想国

文章插图
找到城邦之正义和灵魂之正义以后,苏格拉底在第四卷末着手进一步探讨不同种类的政体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种类的灵魂 。这一探讨在第五卷开始处被波勒马霍斯和其他谈话者打断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