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宝男,为什么让人那么可恨?


妈宝男,为什么让人那么可恨?

文章插图
有段对话是这样的:
男:什么是妈宝男?
女:就是没主见,什么都听妈妈的 。
男:哦,那我去问一下我妈我是不是 。
女:问吧,我知道(答案)了 。
妈宝男的核心症状,这段有趣的对话一语道破 。
当写下这个标题时,我心里涌出一股莫名的感觉 。
是因为激动?激动是因为这个话题可以证明我一直是个反妈宝的男人 。或许这也是我自恋的另一种证明 。
是因为畅快?它意味着,我在向“妈宝男”宣战,因为这种现象为很多人所恨,所看不起 。
或是因为都不是,它只是一种心理探讨,我们可以平静地面对它 。我希望是第三种 。
表现:成年后的妈宝男,仍然活在妈妈的“子宫”里 。
一个男人年幼时离不开妈妈的怀抱,活在“共生”的庇护里情有可原,但成年后的男人离不开妈妈,其与妈妈关系是胶着的,犹如活在妈妈的“子宫”里 。
一个孩子出生到6个月,是母婴阶段的“共生期”,与妈妈的关系是“共生”的,共生意味着:妈妈与我是相融合在一起的,妈妈的乳房是我的,妈妈的全部都是我的,彼此未分化 。6个月后,开始了个体-分离化进程,发展到会爬会走的时候,孩子从妈妈怀抱里转身奔向爸爸——这个阶段如果能顺利完成“转身”,就意味着个体化会较成功,否则可能仍然会呆在“共生”里 。
嫁人不嫁“妈宝男”,娶妻不娶“扶弟魔” 。“扶弟魔”与“妈宝男”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作为个体的未分化、界限不清 。具体来看,妈宝男具备以下特质:
生理上的“巨婴体” 。生理上是成年人,但在心理上表现为人格上的依赖、不独立 。妈宝男无法离开与妈妈的关系,他需要活在妈妈的关注和肯定里 。一旦独立于妈妈,他会感觉到无所适从甚至恐慌 。远房表妹的丈夫30多了,遇上门抄水表的工人敲门,他开门后有些惊恐地看着来人,说“我妈妈不在家,你们晚点再来吧 。”工作人员莫可名状 。
言语里的“妈妈体” 。他们动辄“我妈说”、“我妈不准”、“我妈同意了”等等 。妈宝男无法表达自己的主张 。在夫妻关系中无法独立作为丈夫,无法履行作为丈夫的职责,作决定作决策 。
冲突中对妈妈的无理由偏向 。在家庭关系中,一旦发生冲突,这类丈夫会毫无缘由地偏向妈妈,“我妈养我容易吗?你为什么顶撞她?她不就是把你化妆盒丢了吗?这么件小事至于这么计较吗?”他们缺少一份觉察,只看到母亲大人的难受,看不到妻子的痛苦;看不到妻子的委屈伤心,更看不到自己不问事情缘由的愚孝、不分青红皂白的无理偏袒 。
拎不清关系的轻重 。在家庭关系中,母子关系是第一位的,而夫妻关系是第二位的 。这样的“错位”,无疑是对夫妻关系的绞杀和阉割 。在妻子看来,婆婆“占有”了儿子,丈夫如何独立,婆婆是夫妻关系的第三者 。这样的夫妻关系显然让人痛苦而绝望 。
喜欢被妈妈照顾 。巨婴意味着:我可以躺吃、躺喝,我可以享受被妈妈照顾 。成长意味着分离,意味着与母亲关系上的“断奶”,这是他们万万不能忍受的 。你很难想象这样的画面: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上街时还挽着父母的手开心地逛街说话,如此的“甜美温馨”不忍直视,但现实中却妥妥地有 。
成因:母婴关系的创伤以“恋母+恋子”的方式呈现
良好的母婴关系,为孩子成长提供了安全的环境 。呆在妈妈的子宫里,孩子得到充足的养分,得到足够的照料,待时机成熟,“瓜熟蒂落”,分化自然完成 。但是如果孩子在母婴阶段得不到充足的照顾,比如母亲过早结束产假上班,或者到外地工作等,就造成孩子的提前“断奶”,依恋提前结束 。未完成的依恋关系将在今后的人生中需要不断得到填补,因而恋母、妈宝现象就出现了 。
在感情中,彼此间距离太小,必然夹杂着母婴阶段的创伤,共生未得到满足,依恋未得到满足,所以需要在婚姻中找到心理补偿 。共生依恋未得到满足,他在心理上是极不安全的 。
巨婴
一是父亲的“缺位”与母亲的“错位” 。小凡出生后,原来懦弱的父亲开始到外地工作,加上夫妻关系不好,父亲缺位严重,在儿子的养育过程中,父亲的功能是缺损的 。母亲带着怨恨拉扯着小凡长大,一面极度宠溺他 。在父亲不在的日子里,母亲充当了父亲的角色,在父母功能上“越位” 。而在这样的权力游戏中,儿子被推到男人的位置,时时在“保护”母亲 。小凡结婚后,处处站在母亲的角度偏袒母亲,就是替代父亲功能的一种表现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