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贵州侗寨的美育实践,因何能入选世界遗产教育推荐案例

鳞次栉比的穿斗式民居、寨中心高耸的鼓楼、沿溪布局的风雨桥、汩汩的古井、穿着侗服的妇女、闲时对歌的村民……贵州大利侗寨至今保留着鲜明的侗族风情 , 是一块与现代都市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保留地 。 这里的风景和故事 , 被禾邻社的绘本团队壹勺画入绘本《找金鸡》出版 , 并以此为契机在当地儿童中开展美育活动 。
近日 ,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建顺利落下帷幕 。 在国际案例分享环节 , 禾邻社区艺术促进社提报的“儿童遗产教育的多维度探索——以贵州大利侗寨为例”入选10个国际优秀推荐案例 。
侗寨|贵州侗寨的美育实践,因何能入选世界遗产教育推荐案例
文章图片

绘本《找金鸡》:描绘鲜活的大利侗寨
大利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栽麻镇 。 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大利侗寨坐落于山谷中 , 利洞溪穿村而过 , 侗族传统干阑式民居、花桥、鼓楼、粮仓等沿河分布 , 2006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侗寨|贵州侗寨的美育实践,因何能入选世界遗产教育推荐案例】《找金鸡》的故事就诞生于此 。 2016年下半年 , 禾邻社的绘本团队来到大利侗寨采风、做文化研究 , 经历了两三年的时间 , 打磨出了这本精美的小书 。
侗寨|贵州侗寨的美育实践,因何能入选世界遗产教育推荐案例
文章图片

《找金鸡》内页
侗寨|贵州侗寨的美育实践,因何能入选世界遗产教育推荐案例
文章图片

《找金鸡》里的风雨桥
故事的灵感来源于画家李清月和创作团队其他成员在侗寨里采风的真实经历 。 一个小女孩家的大公鸡丢了 , 来找李清月他们帮忙 。 两个作者就跟着村里一群小朋友去满村子地“找金鸡” 。
大家找遍了整个村子 , 也没找到那只大公鸡 。 直到晚上 , 小女孩又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大家 , “公鸡找到了!”
原来 , 公鸡一直躲在鸡圈最里面 , 并没出过门 。
这段有趣的经历给了创作团队灵感 。 他们把这段找公鸡的真实故事 , 和前期搜集到的大利侗寨的各种故事和传说融合起来 , 创作出了《找金鸡》 。
在《找金鸡》的画面中 , 侗族蓝染和刺绣的元素也随处可见 。 作者笔下的侗寨里到处有晾晒的蓝染布 。 那只华美的金鸡 , 层层叠叠的羽毛深蓝浅蓝交替 , 尾巴的笔触也像是刺绣的触感 。
侗寨|贵州侗寨的美育实践,因何能入选世界遗产教育推荐案例
文章图片

大利侗寨项目
大利侗寨的典型建筑也进入画中 。 绘本中的侗寨真实还原了大利侗寨 。 寨子里有一条溪水穿过 , 串起侗寨的风雨桥、鼓楼和民居 , 连门匾上的字都一模一样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