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光度与可用感光度


什么是感光度与可用感光度

文章插图
什么是感光度与可用感光度
【什么是感光度与可用感光度】导语:感光度又称“ISO值”,就是衡量“底片”对光敏感程度的一个参数 。在胶片时代,这个“底片”就是胶卷,而这个敏感程度由胶卷的规格决定且不可变,不同类型的胶片有着不同的感光度 。数码时代,“底片”就是你相机里的那块传感器,也就是CMOS或者CCD,而这个感光度是可变的,一般来说,素质越优秀的传感器,感光度可调节的范围也越大 。
什么是感光度与可用感光度
如果把数码相机比作一个生物,那么感光优秀的机器就好比一头狮子,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凭借着极佳的视力捕捉到猎物,而感光差的就如同患了夜盲症 。感光度范围宽广也就意味着,在相同的光圈下,同样是正常曝光,你将能获得更高的快门速度,有利于抓拍 。
 
胶片,通过调整其化学成分能够获得不同“度数”的胶卷,常见的.有100度、200度、400度、800度甚至1600度和3200度的 。不同规格的胶卷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低度数的胶片基本只适用于拍摄光线较好的情境,且快门速度无法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但画质较为优秀,这种胶片一般价格也比较低廉,俗称“业务卷” 。
反之,为了获得高速快门满足一些特殊的拍摄需要,还有一些价格稍微昂贵的高度数胶片,但这些胶片对光线更敏感,但画质相比于低度数的将有所下降 。
 
而数码相机就来得简单粗暴了,提高感光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传感器每一个像素点的亮度和对比度,这个时候,相机就要给传感器更大的增益信号,随着而来的就是画质的损失 。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个问题,厂商想出了一个办法,采用把数个像素点当成1个像素点来进行感光,显然这种对像素叠加的方式更适合高像素相机,但是与此同时噪点也被“叠加”,所以更加明显,所谓“噪点”即是相机传感器受电子干扰产生的图像噪声 。
噪点以数码相机为例,我们来谈一谈高感和低感
高感也就是我们以上提到的两种方式来实现的,提到高感必然要说高感画质,一般画幅越大的相机,高感画质相对更优秀,小尺寸的感光元件感光面积小的可怜,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喜欢手机拍照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手机在弱光环境下拍出来得照片画质简直无法直视,因为手机摄像头的CMOS撑死也就指甲盖那么大…… 这也是普通DC相机在高感画质上无法和单反竞争的原因 。
在讨论高感的同时,低感画质往往被人忽略,首先笔者说明一点,高感势必带来高噪点,但低感并不等于没有噪点,低感光度下往往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照片暗部的噪点会非常明显 。噪点主要和三个因素有关:1、感光度设定 2、长时间的曝光3、环境及相机使用的温度太高 。讨论低感画质的意义在于,低感度下画面细节将更丰富,如果是一台高像素相机,那么低感下的画质表现将是衡量其性能的关键参数 。比如搭载了5060万像素传感器的EOS 5DSr,如果你苛求它高感表现有多么优秀,我倒觉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
如今市面上的顶级单反相机,比如尼康的D5,感光度拓展最高甚至已经达到了328万这一水准,但是这个级别的感光度“能看”吗?这就牵涉到了一个概念“可用感光度”,其实这个值没有一个定量,是一个泛的概念,每台相机的可用感光度都有差异,判断的标准应该从画质可接受这个程度来定 。当然这个可用的标准还可以通过相机原生的感光度来判断,因为这个数据是厂商通过相机CMOS自身的素质给出的,较符合实际使用效果 。来看尼康D5在感光度328万下的表现,明显“不可用” 。
D5 328万感光度下
这种拓展感光度并不是通过硬件来实现,而是通过软件一定的算法来达到目的,所以画质会大大折扣,这个参数最重要的目的是保证“拍得到”,比如采访人员 。而向低感光度的拓展是为了在一些光照条件太好的情况下压低快门速度使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