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出了爱的信号,你为何接收不到?


我发出了爱的信号,你为何接收不到?

文章插图
有时候我们发现,生活中越是亲密伴侣越无法直接讲出心中所想,我们常用的语言,其实背后都暗含着另一种诉求,然而却往往很难被对方窥探和听到 。
没感受到爱,并不等于对方没给你爱,问题可能出在“爱的语言” 。而为什么我们总是说不出真实的感受?爱,又该如何直接有效地表达?
01:
为何讲不出真正的想法?
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比较含蓄
在亲密关系中讲出真实内心需求和情绪,似乎很容易有万水千山的阻隔,障碍重重 。为什么?首先是气质因素: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确实比较含蓄 。不光亲密伴侣之间,你会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亲人、朋友、同事之间,也经常言不由衷地表达,更别提对于“爱”与“关切”的私密流露了,头脑与身体的连结感受被切断,很难由心而发表达,而情感表达的障碍根源上还是对于身体和性表达的晦涩和犹抱琵琶半遮面 。
没有宗教约束和性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里,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对身体感受的真实表达”,只要是不违背社会规范,那么两个人之间的亲密表达是很自然的 。而我们呢?一般不谈,到了需要谈一谈的时候形势严峻的恨不得都要分手、离婚了,还夹杂着各种指责抱怨:你怎么这样?
社会文化束缚了人的自然表达
社会文化束缚了部分自然人属性的天然表达,无法坦坦荡荡把感受曝露出来 。我们的文化是集体社会型的,不同于西方个体意识凸显的文化特色,在成长过程中,集体潜意识期待、要求人们如此这般行动、表现,久而久之很少有人愿意冒险站出来:我的感受是……很多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都遭遇过精神“虐待”:男人就得抗着,哭什么哭!可是坚强就一定得是男人的吗?哭就一定得是女人的吗?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没有按照个体活在世上基本的需求来教育,而是先按照一个“男人”或“女人”的思路去套,而非首先是“人” 。
每个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人们的家庭成长经验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如无意识承袭家长互动模式、向伴侣索求父母式的爱、内心渴望无界限的呵护与包容……看到一棵树的果实营养不良,应该从根上去找原因,而不能一味怪果实没长好 。同样,成人的心理不适,大部分时候还是要回归到家庭里追根溯源 。幼时,父母与孩子互动的方式都会在他/她未来与外界的互动中呈现,特别是亲密关系 。一个人是否具有清晰的人我界限、充足完备的自我价值、正向的异性认知,这些全部是生命源头——父母所给予的能量,只有顺畅流动,才有可能拥有和谐、美满的两性关系 。
敞开心内可能存在风险
敢于敞开内心,真实表达是需要冒风险的,也只有真正足够自信的人能够做到 。很多人担心:暴露自己的弱点,让别人知道我需要什么,多不安全啊!人是群体性动物,一个人需要别人很正常,不需要别人才不正常 。从小受过伤的孩子会把自己内心掩饰起来,造成很多很多成人后的亲密关系问题 。最常见的,明明想要对方留,但是口里说:你走,谁怕啊?这种幼稚低级的心理招数,用一次两次还凑合 。
【我发出了爱的信号,你为何接收不到?】 
02:
亲密沟通,你是哪一型?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往往有多种沟通姿态,我们会不自知地踏入某种沟通模式难以觉察,从而看不清双方语言真正往来的状况 。对照一下,你是哪一型?
讨好型
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 。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 。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 。而往往越是讨好则越讨不来对方对你的“好”,因为内在的真正语言是“我不配拥有你的好、你的爱”“我就是不值得被人好好珍惜” 。要想改掉这一点,首先得从满足自己的爱开始 。
指责型
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 。“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要不是因为你……”是他们的口头语 。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以保持权威 。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的创办人以及院长、首席导师蔡敏莉说,这是最常见的两种姿态 。有趣的是,指责型的人通常会找一个讨好型的人做伴侣,相反,讨好型的人也倾向于选择指责型的伴侣 。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超理智型
超理智型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 。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 。”“表达亲密感是过于感性的”……这类人表面上很优越,举动合理化 。而实际上,他们内心很敏感,也经常让他/她们的伴侣感觉到一种空虚和疏离,似乎无论如何都触碰不到那个人的“人性”,如果整天与一位具有伟大神性光辉的伴侣生活在一起,你是否习惯?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