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结婚?这是我见过的最犀利的答案


到底该不该结婚?这是我见过的最犀利的答案

文章插图
曾几何时,结婚是在你获得一定财务和社会成就后自然而然的事情 。
当你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一定的荣誉,几头牛,一亩地,你就该结婚了 。
但是,在罗曼蒂克的思潮席卷社会后,这一切显得太势利和算计了,新的关注点变成了情绪 。
人们开始觉得,“感觉正确”才是美好姻缘的真实展现 。
“感觉正确”里面,包含了对方必须是“那个对的人”,必须彼此能够完美的理解对方,必须双方都不想再和别人困觉 。
这些想法虽然感人,但被现实证明,会有很大几率造成婚姻的最终瓦解 。
而这样的结果,让数百万原本谨慎善良的情侣遭遇了情绪的浩劫 。
作为对于这种想法的修正,我提议以下的这些原则 。
这些原则在脾性上更加古典,并且能帮助双方来决定是否适合结婚 。
  01  
原则一
当我们放弃了完美主义
这不仅仅是说,我们要承认我们想要结婚的对象是不完美的 。
我们还要了解他们具体的不完美的点:他们有惹人厌的地方,难相处的时候,时不时的不理性,有时会无法理解或者体恤我们的感觉 。
婚姻誓言中应该加入这么一句:“我愿意和眼前的这个人结婚,虽然他会经常让我无法集中心智 。”
但要注意,这些个人的缺陷不应该被当作个例 。
别人并不会更好,每个人都很糟糕,我们这个种族天生是有缺陷的 。
任何一个和你走到一起的人,都会在一些很严重的方面有着极度的不完美 。
要趁早杀-死“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会很完美”的想法 。
在考虑结婚前多谈几次恋爱,能帮你更好的认识到这一点 。
多谈几次恋爱不是为了找到“对的人”,而是让每个人都能第一手的发现,在很多时候,即使是一开始看起来最棒的那些伴侣,凑近了看也是有各种问题的 。
“只存在一种婚姻,那就是够好的婚姻 。”
  02  
原则二
当我们放弃被别人理解
爱情的开端,总是有一种深刻和强烈的被理解的体验:
对方了解你寂寞的内心;
你不需要向对方解释一个段子的笑点;
你们有共同厌恶的人;
对方和你有一样的性癖好 。
这是不会延续的 。
另一个应该被加入婚姻誓言中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不管对方看起来有多么了解我,我的心智中总会有很大的部分是对方,或者任何人,无法理解的 。”
如此,我们不应该指责爱人在解读我们内心时候的失职,他们只是无能为力罢了 。
他们没有办法理解我们究竟是谁,我们究竟需要什么,而这是很正常的 。
没有人能够很好的理解任何人,也就无法与任何人产生完全的共情 。
“不管对方看起来有多么了解我,我的心智中总会有很大的部分是对方,或者任何人,无法理解的 。”
  03  
原则三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疯狂的
这个原则看上去很反直觉,毕竟我们自我感觉很好,很正常,疯狂的应该是别人 。
但是成熟的基础,是主动意识到一个人自己的愚蠢 。
有人会长时间的失控;
有人会无法摆脱过去;
有人会产生无用的投射;
有人会永远的焦虑 。
简单的来说,每个人都是傻逼 。
一个人如果不能经常、深刻地为自己感到尴尬,那肯定是因为这个人没能好好的了解自己 。
  04  
原则四
当我们准备好去爱,而不是被爱
我们总是把「爱」当成一件单一的事情 。
却常常不能区分这个字所表达的“爱人”与“被爱”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
我们应该在愿意“爱人”的时候结婚,而不应该纠结于那种对“被爱”的不自然、不成熟的执着 。
每个人小时候都只知道“被爱”,这使得很多人错误的把「被爱」理解为常态 。
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总是时刻能够提供舒适、指引、娱乐、食物、清洁,以及绝大多数时候会温暖而愉悦的对待自己 。
父母不会对小孩子展露自己的欲言又止、欲哭无泪,也不会让孩子看到照顾孩子一天后,疲惫地衣服也不脱就入睡 。
父母与小孩子的关系几乎完全是单向的 。
父母不会因为小孩子没注意到自己的新发型而生气,不会因为小孩子没有问他们白天工作累不累而沮丧 。
父母和孩子都在“爱”,但是小孩子所不知道的是,双方的爱是处在两个极端的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