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老城区的新风貌?


北京东城区,老城区的新风貌?

文章插图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 。古都风韵,韵在胡同 。享誉世界的北京胡同,承载着历史的烟云,构成了古都精美的城市肌理 。
近年来,北京市精心治理背街小巷,把城市规划师、文物保护专家、掌握传统工艺的工匠等请进胡同,与居民共商共治,让胡同逐步恢复原有风貌,让胡同老居民过上文明新生活 。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东城区在胡同治理过程中,破解老难题,探索新途径,创造新经验,让昔日拥挤不堪的老胡同实现华丽转身 。采访人员近日来到东城区调研,探访这一历史性的变迁 。
民生为本
建设好胡同人家
北京的秋天,蓝天白云映衬青砖灰瓦,胡同里鸟鸣花香、绿荫浓重,正是最美时节 。焕然一新的雨儿胡同30号院,如今有了新的名字——“雨儿人家” 。小院里、廊架下,70岁的老住户崇宝财正悠然自得地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绿意葱茏间垂下来的葫芦、丝瓜生机勃勃 。
雨儿胡同位于南锣鼓巷地区,全长343米,宽5米,呈东西走向,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曾在这里居住 。2015年以前,雨儿胡同和一些老城胡同一样,院内私搭乱建普遍 。30号院是一座公房院,共有南中北三排房 。当时,这里总面积300平方米,共有14户居民 。“一家三四口人挤在小屋里,夏天潮热,冬天干冷,屋里没有厕所,生活很不方便 。”居民们回忆说,以往上厕所都得奔胡同口,汛期下雨还得蹚水进出院儿 。
人口密度降下来,改善居住条件才有空间 。2015年,东城区开始探索胡同“共生院”模式,为老城保护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根据这种模式,大杂院内的居民可以自愿选择“去或留”,腾出来的空间重新设计,住进新人,引入新的文化元素 。这就衍生出了“共生院”的三层内涵:新老建筑共生、新老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 。
“外迁出去的,住上了设施现代化的楼房,改善了居住环境 。他们走后,院里把自建和违建拆除了,再利用这些腾退空间为留住居民改善居住条件,装配现代化厨卫浴设施 。”交道口街道工委书记吕德成介绍 。
因为喜爱四合院,包括崇宝财在内的30号院2户居民选择留住 。拆除违建、留下老物件、原址修缮……一番改造,30号院成为一座散发古韵、新老共生的“共生院” 。走进崇宝财的家,外观还是老四合院特有的古韵,内里却是一应俱全的现代设施:两道铝门、纱门安全实用,白墙地砖干净整洁,厨房卫生间方便卫生 。“变化真是翻天覆地!”新旧对比,崇宝财无比感慨 。
雨儿胡同25号院也换了模样 。这里原来住着5户居民,3户选择外迁,2户选择留住 。改造后,小院变成5套一居室,卫生间、厨房、卧室均齐备 。“条件这么好,年轻人也住得惯 。”从1998年起就住进25号院的李晶很是满意 。
“一院一方案、一户一设计”,崇宝财、李晶等人的幸福生活,正是南锣鼓巷福祥、蓑衣、雨儿、帽儿4条胡同近年来修缮整治成果的缩影——5年来,这4条胡同共有437户1332名居民腾退外迁,住进了现代化小区,居住面积从户均不足25平方米提高到110平方米 。
让外迁的居民走得顺心,让留下的居民住得满意 。“胡同改造要在现状基础上有机更新和微修复 。我们坚持‘共生院’的修缮定位,对胡同里的院落强化保护和改造,着力打造‘胡同人家’,确保住在这里的居民也能过上便捷的现代生活 。”东城区委书记夏林茂说,通过新老建筑结合、新老居民融合,使得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胡同、四合院展现出新时代风貌,焕发新动能、新生机 。
优化环境
改造好胡同设施
站在景山街道三眼井胡同里抬头仰望,原先蜘蛛网似的架空线不见了,眼里只有蓝天白云 。
“过去,胡同里有电话线、电力线、网线、有线电视线等各种各样的架空线 。”三眼井胡同居民米琛说,通过这些缆线居民们打上了电话、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网络,但日积月累,它们横七竖八地悬在胡同上空,不光煞风景,也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说主干道、大街区是城市的“面子”,那么一条条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 。既要管理好主要大街,又要治理好背街小巷 。2017年4月,东城区启动实施“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计划用两至三年时间完成全区178条大街、1005条背街小巷环境提升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师团队,就长驻在三眼井胡同 。古都风貌保护、景观环境提升、突出便民服务,是三眼井胡同改造的三大原则 。经过整治,架空线不见了,塌陷和破损的门楼按照传统的门楼样式实施重建,瓦花、砖花等样样精细,石柱、磙子等古物,也变成了新的社区景观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