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此地空余黄鹤楼】说到黄鹤楼 , 必然提及崔颢的诗 , 以及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故事 。 黄鹤楼历史之悠久 , 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 , 本为军事戍楼 , 后来逐渐发展为观景楼阁 。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长江南的蛇山之上 , 唐初已具有一定的名气 , 文人雅士闻名登楼者渐多 , 宋之问就有诗云:“昔登江上黄鹤楼 , 遥爱江中鹦鹉洲 。 洲势逶迤绕碧流 , 鸳鸯鸂鶒满滩头 。 ”李白与孟浩然来武昌 , 在黄鹤楼附近相别 。 长江万古流 , 挚友相别离 , 李太白写下千古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
唐永泰元年(765) , 崔颢登黄鹤楼 , 题下“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黄鹤楼名声大振 。 李白多次登临黄鹤楼 , 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 。 崔颢题诗之后 , 李白又一次登临 。 远眺汉阳城、鹦鹉洲 , 诗兴大发 , 欲再作诗一首 , 忽然看到崔颢的题诗 , 大为折服 , 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 , 崔颢题诗在上头 。 ”竟搁笔而去 。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其事 , 究竟是传闻 , 还是确有其事 , 如今已不可考 。 后人有感于此 , 乃于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 , 名曰搁笔亭 。
唐代以前的黄鹤楼 , 规模较小 , 仅为一座二层的小楼 。 宋代之后 , 此楼规模增大 , 由二层扩至三层 。 明代黄鹤楼三毁三建 , 弘治、正德年间重建后 , 黄鹤楼的形式又有了一些改变 , 变成了“下隆而上锐 , 望之如笋立”的楼阁式建筑 。 清代黄鹤楼有七次修建 , 顺治十三年(1656)重建时 , 建筑风格又变了 , 受楚文化与湖北地区地方特色建筑风格影响 , 黄鹤楼由前朝的楼阁式变成塔式建筑 。
登临黄鹤楼 , 眼前展现的是壮丽山川 , 风景殊美 。 清代文人沈复在《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中记述:“楼有三层 , 画栋飞檐 , 倚城屹峙 , 面临汉江 , 与汉阳晴川阁相对 。 余与琢堂冒雪登焉 。 仰视长空 , 琼花风舞 , 遥指银山玉树 , 恍如身在瑶台 。 江中往来小艇 , 纵横掀播 , 如浪卷残叶 , 名利之心至此一冷 。 ”
千年名楼 , 屡遭兵燹之祸 , 最后一次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 , 光绪十年(1884)毁于火灾 , 荡然无存 。
百年之后的1984年 , 黄鹤楼重新兴建 。 新址移至距离旧址约一千米的蛇山峰岭上 。 主楼以清同治年间建的那座为蓝本 , 但规模得到扩大 , 由过去的三层增至五层 , 加上五个夹层 , 实际是十层 , 结构也由木结构变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 登楼远眺 , 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 让人生出种种感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荷花|映日荷花别样红,余杭区良渚街道此地荷花已开!
- 文旅部|贵州此地景区又免票
- 漠河|全球最繁盛的曼谷唐人街,置身此地,感觉就像在国内的三线城市
- 南市食品街|南市食品街:如果你是一个吃货,此地方一定要去一下
- 游客|此地紧急通知!暂停!
- 古桥|苏皖交界的古镇,因一座古桥而得名,700年前孔氏后裔迁来此地
- 太行山|此地明确:3月1日起,费用自付!
- 银鲳|大降价!杭城此地,5块钱就能淘到这种美味:太鲜了!有人抢货30斤:买到就是赚到
- 条例|此地明确:3月1日起,费用自付!
- 太原|此地有形态万千的千年古树,还有上百亿的负氧离子,以为误入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