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黑龙江兴凯湖特色水产“游”上餐桌( 二 )


大白鱼的生态养殖并不容易实现 。 张晓光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的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 “这个繁育基地平均每年向兴凯湖投放20万尾8厘米以上的鱼苗 , 已经连续投放7年 , 最早投放的鱼苗 , 现在已经长到7斤至10斤 。 ”张晓光说 , “我们计划在黑龙江建7个养殖示范场 , 现在已经建了3个 , 还和吉林、辽宁建立了合作关系 。 目前在我们的池塘里有大白鱼第一代原种亲鱼1万组 , 池塘深3.5米 , 它们在这里就如同居住在兴凯湖 , 环境相似 , 并能够安然越冬 。 ”
消费拉动
“孩子就要放暑假了 , 我们打算带他回趟黑龙江老家 , 再带他到兴凯湖去玩玩 , 一来避暑 , 二来看看兴凯湖的美景 , 顺便尝尝兴凯湖大白鱼 。 ”北京市丰台区居民张颖告诉采访人员 。
守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大白鱼美味 , 湖沿村这几年发展得正起劲儿 。 进入湖沿村 , 道路两旁的各种鱼馆、农家乐连成片 , 现在已经变成了旅游一条街 。
湖沿村是白鱼湾镇东南部的一个小渔村 , 过去主要以粮食种植和渔业捕捞为主 。 近些年 , 湖沿村紧紧依托兴凯湖的生态旅游和美食优势 , 大力发展农家游、风光游、田园游等品牌 。 在旅游街上 , 一个个写着“巧嫂农家游”红色招牌的鱼馆十分醒目 。 这是湖沿村重点打造的农家乐品牌之一 。
随着即将到来的旅游和吃鱼旺季 , 各家鱼馆都陆陆续续开始了准备工作 。 “这段时间因为禁渔 , 所以我们这儿没有客人 , 也没有正式营业 。 每年一到旅游旺季 , 我们这儿的鱼馆就几乎天天爆满 , 有时还要提前几天才能订到位置 。 ”鱼馆的经营者们告诉采访人员 , 暑期来兴凯湖避暑旅游的人很多 , “一年的收入能有20多万元 , 今年估计也差不了 。 ”
不过 , 即使是在湖沿村 , 兴凯湖大白鱼也不是随时都能吃到的 。
几十年前 , 由于大白鱼数量锐减 , 导致兴凯湖大白鱼在市场上“一尾难求” , 鲜活的兴凯湖大白鱼难得一见 , 价格更是贵得离谱 。 为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 我国从1952年开始 , 规定每年6月6日至7月20日为兴凯湖的禁渔期 , 时长45天 。
禁渔期间 , 由鸡西市委边防办牵头组织各涉边单位加强渔政执法 , 维护渔业生产秩序 。 一方面将网目尺寸和幼鱼比例作为执法重点 , 促进渔具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在兴凯湖97公里长的湖岸上安装了高清卫星监控系统 , 对渔船作业水域进行监控 。
在禁渔期内 , 渔民要签订承诺书 , 实行船上岸、人回家、网入库、船机分离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 “我们在兴凯湖一线24小时驻点执勤 , 采取车巡、步巡、重点部位蹲守等方式 ,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捕捞活动 。 ”黑龙江边检总站鸡西边境管理支队白鱼湾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郑成金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 禁渔期的设置对修复和增殖公共水域渔业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 也为兴凯湖大白鱼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