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扑朔迷离的乐山大佛藏宝洞,里面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

著名的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为弥勒倚坐像,面相端庄,坐东向西,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弘,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九十年。一千多年过去了,岁月流逝,斗转星移,阅尽人间春色的乐山大佛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弥勒|扑朔迷离的乐山大佛藏宝洞,里面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
文章插图
乐山大佛因其高大雄伟,开凿不易,自诞生之日起就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其中大佛身上有“藏宝洞”就是千古民间神秘传说之一。历代文人根据这个传说编写了许多关于大佛寻宝的故事,由刘晓庆主演的电影《神秘的大佛》就是以这一民间传说为素材,围绕到凌云大佛身上去寻宝、夺宝的情节展开的,文艺作品的介入使这个民间传说被渲染得更加神乎其神。那么,在历史上乐山大佛到底有没有藏宝洞?弥勒|扑朔迷离的乐山大佛藏宝洞,里面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
文章插图
1962年,乐山县政府组织建国以后第一次较大规模地维修大佛,修补前胸时,工人发现佛肚前有一个封闭的“藏脏洞”,它的发现似乎印证了大佛身上有“藏宝洞”的千古传说。这个“藏脏洞”因位于大佛胸前的心脏部位而得名,是一个高3.3米、宽I米、深2米的长方形人工开凿的暗室。洞穴的封门石在两位见证人的注视下被打开,室内情形令所有人大失所望,仅散乱地堆放着一些破旧的废铁和铅皮。现场的两个见证人,一人认为暗室堆放的东西应该不是原洞穴堆放的,而是被盗后的人为遗留物,且时间不会太远,应该在清末民初;另一个则认为暗室里的“废铁”应是“鎏金铜壶”,“铅皮”似乎是破损的“铅皮经卷”。弥勒|扑朔迷离的乐山大佛藏宝洞,里面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
文章插图
在开启现场唯一有价值的就是封门石,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记事残碑,此碑有可能原来是嵌在大佛胸前的。据有限的资料记载:“天宁阁”是后来人维修“大像阁”后为“大像阁”重新起的名字。那么,“天宁阁记事残碑”上的文字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此碑来封“藏洞”?至今仍是个谜。而最大的谜团就是大佛胸前的暗室,到底是何时所凿?凿洞的目的是什么?原洞中究竟装藏了些什么?弥勒|扑朔迷离的乐山大佛藏宝洞,里面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
文章插图
专家分析,在佛身上凿洞多见于泥塑、铜铸的作品中,是佛经教义上允许的。藏洞内所装东西一般是粮食、“五谷”及“五金”(金、银、铜、铁、锡)。“五谷”象征菩萨保佑“五谷丰登”,“五金”象征菩萨保佑“招财进宝”。还有的佛身藏洞内装的是仿制五脏六腑的器皿或经书帛卷,以此象征“肝胆相照”或“真经永驻”。关键是这些藏洞大都开凿在佛体背部隐蔽处,而乐山大佛开凿的位置在佛心部位,这是前所未闻的。从开凿此洞的长、宽、高规模来看,工程量较大,应是唐代同期工程,是造佛时的配套工程,也就是说施工者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这个藏洞功能。那么这个藏洞究竟要藏什么东西呢?一种观点认为很可能是财宝。大佛建成前后募集金银不少,如此大的工程,建成后的佛事活动肯定很多。香火旺盛、八方朝拜,大佛寺庙收到的捐赠善款、奇珍异宝肯定也有很多。虽然利用佛身藏宝,况且是在“佛心”藏宝,跟佛经教义相违背,但若是前人考虑长远,佛财归佛,善款专用,将募集来的剩余资金封藏好,在紧要时开启用于维修,这种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