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寺为何称寺,庙为何称庙,寺和庙有何不同作为炎黄子孙应当明白( 二 )
文章插图
一句话总结,“寺”在中国原本是官署名称的专用词,秦朝的官员任职之所就通称寺,赵高这样的近侍小臣,也称为寺人。那么问题来了,寺怎么会变成佛教庙宇的专用词,跟宗教扯上关系?很简单,大约2000年前,佛教传入了中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修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官方佛教建筑,因为汉明帝的引入,西方佛经和高僧都来到中国,当时负责安置高僧的部门就叫鸿胪寺。所以,高僧们居住的地方也被称为“寺”,汉明帝修的那座佛教建筑,就是现在河南洛阳著名的古刹“白马寺”,用“寺”相称是对佛教建筑的一种尊重。从那以后,寺就多了一重意思,除了继续指官舍外,还指佛教僧侣们讲经念佛之处,这二者是可以并存、不冲突的。现在没人把办事机构称为寺了,所以,寺通常就只指佛教建筑了。
文章插图
再说“庙”字,“庙”的文化内涵比寺更本土一点,如果你经常看古装剧,一定听里面的人嚷嚷过“宗庙社稷”这个词(现在我们说国家社稷),能和社稷相连的词,意义怎么会弱?“庙”字,和中国人从古至今的祖先崇拜、宗庙制度紧密相连。它和寺一样,如今能找到的最早版本也是西周金文版。庙原本是中国人供祀祖宗的地方,“庙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见,但以生时之居立宫室 , 象貌为之耳”,先人虽然逝去了,但可以设庙供奉,按东汉郑玄的解释,“庙”有谐音“貌”的意思,就是指你在庙里可以看见先祖的面容长相。
文章插图
要知道中国人在原始社会就有了图腾崇拜,后来父权制社会出现了,就发展成祖先崇拜,不然为什么几千年过去了,我们还是自称“炎黄子孙”,奉炎帝、黄帝、伏羲氏等人为中华文明始祖?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根,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作为炎黄子孙是应该明白的。所以《说文解字》表示:“庙,尊先祖皃也。”古人相信,先人死后灵魂可以庇佑后代的子孙,因此,作为子孙,必须虔诚地供奉祭祀祖先,然后,“庙”就出现了,你看汉字,跟房屋有关的字,一大批都是用“广”为部,庙也不例外!那什么叫宗庙呢?宗庙,就是指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了,古代等级森严,庶民不能设庙,而且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来临前,宗庙制度规定相当严格,《礼记》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几庙就是指往前推几位父辈,比如一庙就供父亲,三庙就多出祖父、曾祖父,以此类推。古人对宗庙不是一般的重视,“战国四君子”之一的魏国公子信陵君,一度在赵国不肯回魏国,但有人告诉他:“现在秦国打魏国,要是魏国宗庙被毁,你身为魏国公子,还有脸继续活在世界上?”这话可谓抓住了痛点,信陵君立马收拾行李光速回魏国,再不用别人催了。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无锡|济南一山,因山顶一块石头得名,藏有一座寺庙
- 北青报|没故事的玲娜贝儿为何让人“上头又下头”?
- 青岛市|大理唯一的国家5A级景区,崇圣寺三塔景区,就这么游玩最好!
- 厦门|为何厦门可以变成便利商店的人间天堂?
- 寺庙|外国旅客最爱景点
- 青海|山东一宝藏景区,山脊5公里,海拔474.9米,遍山青翠,还藏着古寺
- 旅游景点|各地城市湖泊,为何杭州西湖名气最大?
- 苏州|探访寺口子景区,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攻略详解
- 上清宫|翠云峰上一小众景点,为我国第一个上清宫寺,因地势险峻少有人来
- 许珏|潮州游古迹:民间驸马府与千年开元寺,香火最旺的是青龙古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