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的价值是什么?( 四 )


简单地来说,“研学旅行”以“旅”为载体,以“行”为实践、以“学”为目标、以“研”为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统筹谋划:第一,统筹各学段;第二,统筹各学科;第三,统筹各环节;第四,统筹各种资源;第五,统筹师资配置 。
开发研学课程要进行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动手实践,即要分析研学地点有哪些特色资源可以整合为研学所需要的课程资源;要认真地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把有效的学习方式贯穿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持续地形成新的学习,要真正实现“一路行程,一路学程” 。
研学旅行能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在学校的围墙之外,研学旅行有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历史资源、人力资源等丰富的教育资源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进研学旅行这项事业,要强化资源的统筹管理,也要建立健全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相互转换机制,强化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系和硬件资源的共享,打造省、市、县、校多级联动的共建共享平台 。
主席曾表示,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富资源 。
这也是推动研学实践教育需要思考的课题 。
不是所有文化资源都能成为教育资源,所以我们要选择能转化为教育资源的文化资源,然后将其中的教育资源转化为适合各年龄段的课程资源,最后将整合好的课程资源在教学环节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
山东潍坊日向友好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教育,针对三年级学生开展“家乡名胜”课程、针对四年级学生开展“舌尖上的潍坊”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开展“潍坊习俗”课程、针对六年级学生开展“非遗潍坊”课程 。该校统筹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优势,并将其转换为课程资源 。北京市十一学校在考察研学旅行课程基地的资源时,重点关注三个要素:一是课程性,该基地的资源是否与历史、地理、生物或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保证其课程性;二是活动性,该基地的活动资源是否丰富,突出研学旅行课程的活动性;三是安全性,该基地的安全系数是否较高,保证研学旅行的安全性 。
“红色黄冈” 德能培育项目通过6大环节传承“红色基因”,孕育精神高地,实现课程资源向学习成果的转化,即善用“红色资源”,系统德能培育;“我走红色路”,强化情感体验及意志磨炼;“我懂这热土”,强化认知形成及理论提升;“我是建设者”,强化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黄师精神伴我行”,强化精神共鸣及文化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坚持全方位育人 。
四、学生在研学实践教育中通过体验、体悟、体认、践行4个步骤,实现以身体之、以心悟之、价值认同,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
从宏观层面来看,研学旅行将构筑起中国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之间的桥梁,成为校内外教育衔接合作、协同创新的一种新形式 。为此,我们还需要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做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从微观层面来看,健康快速稳妥推进研学旅行,真正使顶层设计的政策理念精准落实到教育的活动中,必须进行科学引导、大力宣传、注重总结、不断提炼、典型经验、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再循环,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我们要构建一个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在推动这项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5点原则:一要尊重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实践育人导向;二要把握正确方向,做到立意高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要创设丰富资源,精心设计主题,做好课程和线路开发;四要打造专业队伍,加强师资业务能力,确保育人效果;五要健全评价、组织、管理、运行、财务制度,提供强力保障 。
只有会读公文,才会正确理解 。
一、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一般由18个部分组成.《办法》第十条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