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研学旅行,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有积极重大的时代意义!
首先,看看当代年轻人缺失了什么?我认为,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造成缺失生存能力;因经济本位追求金钱造成缺失正确价值取向;因网红经济网络文化造成缺失厚积薄发的进取心等等,这都需要亟待解决的 。
其次,研学旅行就是要缺什么补什么,未来需要什么补什么 。通过组织集体研学旅行,走出校园拓展视野,加深与社会、自然、科学文化等接触与体验,在见学、研讨与引导相结合,帮助学生修正错误价值观和纠正错误行为,增强学生爱国进取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对未来发展的兴趣与思考 。
最后,研学旅行任重而道远 。目前研学旅行组织筹划团队、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经费保障等等都处萌发或空白阶段,任重而道远!但未来可期,大家共同努力!
通过研学旅行,能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传承发展的意义所在 。
怎样开展“研学旅行”?所谓“研学旅行”,即研究性学习和旅行实践相结合的一种由学校组织的活动,属于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
研学旅行有很多种,比如以旅行为主的,参观自然风光,了解历史文化 。可以确定好一个目的地,规划好学习课题,带着目的去旅行,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讲解一些相关地理、人文的东西,在旅行中讨论,思考,这样学到的东西学生印象更深刻,甚至远比在教室学得要快要深刻 。这就是寓教于行,教育部大力提倡研学旅行的目的 。并不是只有在学校才可以学到知识 。
还有一种体验观察为主的研学旅行,可以了解一些特定的职业 。比如参观医生的工作,通过参观,了解不同医生的工作流程,了解到我们很少接触的医用器械,身体构成,常见疾病的防御方式等,学到一些正确的预防知识的同时也还可以树立一些正确的职业观念 。
总的来说,学校组织这些活动就是要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校内的事情,校外一样可以,应该珍惜每次研学旅行的机会 。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国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 。[1]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 。
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 。在会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 。研学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 。
王司长还针对研学旅行的特点提出了“两不算,两才算”:第一个特点,校外排列课后的一些兴趣小组、俱乐部的活动,棋艺比赛、校园文化,不符合研学旅行的范畴 。第二个特点,有意组织 。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作用于学生身心变化的教育活动,如果周末三三两两出去转一圈,那不叫研学旅行 。第三个特点,集体活动 。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乃至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这才是研学旅行 。如果孩子跟着家长到异地转一圈,那也只是旅游 。第四个特点,亲身体验 。动手做做中学,学生必须要有体验,而不仅是看一看、转一转,要有动手的机会、动脑的机会,动口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有对抗演练,逃生的演练,应该有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 。
国家政策文件
《国民休闲旅游纲要》
发布时间:2013年2月2日
《国民休闲旅游纲要》中明确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并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