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 。 入口处的大理石柱上 , 有中世纪以来无数游客按压形成的抓痕 。 图片来源/IC PHOTO
保加利亚只是个例外 。 也不怪读者们看到小说后就会产生作家本人真的去过该地的联想 , 诺特博姆过去的大多数小说 , 在创作时都有着“身体力行”的习惯 , 比较典型的国家有两个:德国和西班牙 。 诺特博姆对这两个国家有着独特的情结 , 曾经屡次前往 , 并将游历的地点作为自己小说的写作背景 。 也正是因此 , 荷兰读者们对诺特博姆的最大批判就是他完全不像一个荷兰作家 , 笔下丝毫没有荷兰性 。
犹如诅咒的柏林
1945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尾声 , 英国、加拿大与波兰组成的联合军队负责解放被纳粹德国占领的部分荷兰地区 , 即便是荷兰解放战争 , 无辜者殒命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 英国皇家空军由于战场情报失误 , 轰炸了荷兰的平民区 , 塞斯·诺特博姆的父亲就在这样一场空袭轰炸中丧生 , 那时 , 他年仅12岁 。
对于童年完全在二战氛围中度过的诺特博姆而言 , 德国——尤其是柏林——是个神秘的地方 。 纳粹占领了荷兰 , 德国军队对荷兰实行了压迫统治 , 荷兰犹太人被送往了集中营……然而发布这些命令的最终幕后者 , 那个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火苗的人又究竟是什么样子?在童年坐在广播下面的诺特博姆 , 对此的感受只有茫然 。 一道又一道“元首的指示”从柏林传出 , 再通过电台传达到荷兰 , 仿佛是一道来自于外星的神秘信号 。 这种模糊的经历与好奇心成为了他心里的忧伤之结 , 以至于在《通往柏林之路》中 , 他如此写到:
“另外一个当下 , 一九八九年 , 还是有哨兵、有狗、有栅栏 。 但季节换成春天 , 边界关卡也比从前宽敞 , 车流量多了点 , 但就是没办法变得正常 。 恐惧的感觉没了 , 但冷战和当时的回忆仍然在我的骨子里 。 这里的服务迅速 。 我漏了一份文件 , Genehmigun(许可证)之类的 , 一开始我不明白小屋里的民警代表对我嚷嚷些什么 。 他叫我开车离开队伍 , 停到旁边 , 然后走去另一间小木屋付钱 。 没什么大不了 , 但一切都发生过:嚷嚷、德国人、制服 。 我永远躲不掉那场战争 。 ”
战争与德国成为了荷兰一代人内心的诅咒 , 诺特博姆也不例外 。 然而 , 他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前往德国 , 开始自己的旅行的呢?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旅游节|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又来了!现90万元征集新媒体宣传推广
- 项目|重庆旅投亮相露营文化节 助文旅消费回暖
- 保定|台湾旅行:淡水的河岸斜阳,纤尘不染,充满着风华与沧桑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来自一个成都土著的超实用成都旅游建议,性价比超高
- 疫情|寻找当下旅行新方式:城市漫步 在家门口旅行
- 国有|我国不少景区开启“免费模式” 激发大众旅游消费意愿
- 河南旅游|河南旅游:水沝淼?~全城湿透,宝泉泼水狂欢节嗨爆了!
- 补助|今年暑期,福建全省享受纾困补助的A级旅游景区凭学生证免门票
- 文旅|南京出台措施奖励旅游产品项目创新
- 游客|祁连山部分景区恢复开放 推7条旅游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