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东西问 | 陈鹏鹏:洛阳桥,“海内第一桥”何以连接海外?

(东西问)陈鹏鹏:洛阳桥 , “海内第一桥”何以连接海外?
中新社泉州5月11日电 题:陈鹏鹏:洛阳桥 , “海内第一桥”何以连接海外?
中新社采访人员 曾福志 孙虹
蔡襄|东西问 | 陈鹏鹏:洛阳桥,“海内第一桥”何以连接海外?
文章图片

位于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 距今有960多年历史 , 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桥 。 2021年7月 , 包括洛阳桥在内的22个遗产点 , 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之名 , 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洛阳桥何以被称作“海内第一桥”?在宋元时期 , 基于海外贸易迅速发展而生的洛阳桥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华侨大学客座教授、泉州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原主任陈鹏鹏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 对此进行深度解析 。
蔡襄|东西问 | 陈鹏鹏:洛阳桥,“海内第一桥”何以连接海外?
文章图片

位于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桥 。 中新社发 郑文桂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泉州洛阳桥运用了多项当时领先世界的造桥技术 , 其在中国与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如何?什么原因促使千年前的古泉州人修建这样一座跨海长桥?
【蔡襄|东西问 | 陈鹏鹏:洛阳桥,“海内第一桥”何以连接海外?】陈鹏鹏:北宋名臣蔡襄出任泉州太守时 , 主持前人想修未竟的洛阳桥 。 洛阳桥建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3—1059年) , 其建桥技术和工艺有多项举世创新:
首创“筏形基础” 。 洛阳桥建于江海交汇处 , “水阔五里 , 深不可址” 。 在传统打桩方法不可行的情况下 , 采用船载大石块抛入桥址江底 , 形成一条长宽得当的矮石堤 , 并利用一处江心洲连接桥南北 。 这种“筏形基础”广泛运用于当代桥工也才100多年 , 而洛阳桥900多年前就已采用类似做法 , 可谓中国桥梁史上的一项重大创举 。
养蛎固基 。 桥墩以长条石纵横相间砌筑于松散的抛石基础上 , 在江流潮汐夜以继日冲击下难以维系 。 善于观察的蔡襄利用当地牡蛎的生长特性 , 繁殖牡蛎于桥墩上 , 使石块胶结固基 , 且历代均严令禁取桥墩蛎房 。 把生物学运用到桥梁建筑上 , 又是一项杰出的自然科学史创新 。
蔡襄|东西问 | 陈鹏鹏:洛阳桥,“海内第一桥”何以连接海外?
文章图片

当潮水退去 , 洛阳桥的筏形基础及繁殖于上的牡蛎清晰可见 。中新社发 泉州文旅局供图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