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神庙街|老北京常说的“沙滩”在哪?那一带为何有皇城墙?( 七 )


顾氏日记和吴氏文中均指景山书社位于“北大二院”对门 , 这不禁令笔者浮想联翩 。
笔者工作过的沙滩后街22号(现仍属单位房产)与“北大二院”恰好对门 。 但转念一想 , “北大二院”东起大学夹道 , 西至西斋 , 文献记载其宽达四十丈(约130余米) , 它的具体位置在哪呢?
如今 , 街南侧相应位置 , 自东向西依次为:“WohKoon行者孙”青年旅舍(门牌16号) , 笔者所在的22号大院 , 沙滩宾馆(门牌28号) , 蜀都宾馆(门牌30号) , 前三家相邻单位门牌号呈现跳跃式 , 中间号码有缺失 , 令人一头雾水 。 正因如此 , 笔者基本打消了寻找景山书社确切位置的希望 。
近日 , 偶读谢兴尧1944年1月发表在《天地》杂志上的《沙滩马神庙——老北大回忆之一》一文 , 竟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 谢兴尧那年到老北大故地重游 , 对当时的沙滩后街做了一番颇为生动风趣的记述 , 其中就涉及景山书社:
从前东口有个小茶馆 , 颇有乡村市镇的风味 。 最带刺激性的 , 中间添了几所小洋房 , 与以往的矮屋小门 , 显然异趣……挨着他的油盐店和糖果铺 , 从前是一等一的生意 , 现在都改造成大玻璃门的时代营业 , 这最与学校街的气息不大相投 。 再往西便是“景山书社” , 在十余年前 , 它在文化 , 思想书籍的出版 , 确是不可没灭的功绩 。 与沙滩的“出版部” , 都是北京大学学术上的代表机关 。 现在出版部已经用砖头石灰代替了门板 , 它呢 , 光焰虽息了 , 不知道它的门还开着没有?似乎没有送到眼前 。 对着它的大学夹道 , 望进去也觉得长漫漫的 , 凄清的很 , 真是“乌衣巷口夕阳斜” , 不胜今昔之感 。
借着谢氏“对着它的大学夹道”的这句 , 关于“景山书社”的寻找终于尘埃落定 。 也就是说 , 景山书社 , 当年对着大学夹道 。 如今 , 景山书社自然是毫无踪迹 , 聊以慰藉的是 , 当年景山书社所在之处 , 如今开着一家名为“WohKoon行者孙”的青年旅舍 , 店名显然取自《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 倒也应了“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 ”
另一层收获 , 拜谢氏所赐 , 笔者知道了单位大门附近几十年前的“田园景象”:
而印象最深的 , 是书社隔壁有家上鞋店(注——可理解为修鞋铺) , 破屋半间 , 茅茨上墙 , 于矮檐前 , 搭着瓜架 , 夏天绿阴阴的 , 颇具豆棚瓜架的诗意 。 到现在还是那样朴素的存在着 , 没有平地起高楼 , 实在难得之至 。 不过在从前土墙外面 , 成天家放着几辆红胶皮带绷儿亮的洋车 , 搁在那儿 , 实是天造地设 , 有说不出的调协 。
从查阅沙滩后街的得名 , 到探究隐秘的内皇城墙 , 再到探寻充满人文光辉的景山书社 , 不经意间跨越了六百多年时光 , 一时颇有“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