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神庙街|老北京常说的“沙滩”在哪?那一带为何有皇城墙?( 二 )


皇城内则统归清廷设立的内务府掌管 , 前明内府机构被大量裁撤 。 皇城区域内的建筑格局随之发生较大变化 , 除衙署、寺庙、苑囿等 , 相当一部分被分配给上三旗旗人及其从属用于居住 。 今人可从康熙初年绘制的《皇城宫殿衙署图》一窥其貌 。 在景山东街一带 , 康熙年间的地图中仍未显示街巷、胡同名称 , 不过马神庙仍有标注 。
马神庙街|老北京常说的“沙滩”在哪?那一带为何有皇城墙?
文章图片

《皇城宫殿衙署图》中标有“马神庙”
经过清初几代帝王的治理 , 天下承平日久 。 皇城内上至皇亲国戚 , 下至三教九流 , 人员日渐庞杂 。 这片区域内昔日的内府建筑也被分隔成一座座规模相对较小且独立存在的四合院落 , 由此串起一条条宽窄不一的街巷胡同 。 最终是推动皇城朝着内城化方向不断演变 。 演变的成果则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廷组织绘制的《京城全图》上得以集中体现 。 图中 , “马神庙街”的字样被标记在案 。 从此 , 该街首次有了“官方认可”的名字 。
马神庙街|老北京常说的“沙滩”在哪?那一带为何有皇城墙?
文章图片

乾隆《京城全图》中标注的“马神庙街”
十年后 , 乾隆帝嫁女 , 和嘉公主府第就建于马神庙街北侧西半部 , 几乎占据半条街 。 即使公主贵为天之娇女 , 怕也是难与神通广大的马王爷抗衡 。 街名如故 , 且得以传续 。
这样的局面直到民国初年才被打破 。 此时 , 昔日的公主府第经历了京师大学堂的岁月之后 , 业已成为北京大学的校址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一年后改名《新青年》 , 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主要撰稿人 。 先贤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 向封建势力展开猛烈冲击 , 史称“新文化运动” 。
1916年12月26日 , 支持新文化运动的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 1917年1月 , 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 《新青年》随之迁往北京 。
在此背景下 , 北京大学向市政当局提出变更街名的要求 。 1917年4月第2期《市政通告》刊载同年2月26日公牍:“京师警察厅函:据北京大学拟将马神庙名称改为景山东街 , 已照准 。 请查照文 。 ”
至此 , 景山东街正式取代马神庙街 , 成为新街名(注:1917年改名后的东西走向的景山东街 , 并非如今景山东门外南北走向的景山东街 , 如今的景山东街在当时称作景山东大街) 。
不过 , 新街名仅维持了不到半个世纪 。 1964年起 , 北京市成立以吴晗为组长的“市道路命名领导小组” , 一年多时间 , 对四个城区3950条街巷逐一考评 , 对部分街道的街名进行更改 。 1965年起 , 景山东街改称沙滩后街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